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集幣在線_JiBi.Net >> 新聞中心 >> 錢幣新聞 >> 正文
         
        奧運幣乃是萬民之愛
        發布日期:04-10-29 14:0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這次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可謂盛況空前,比寧波的那次規模大多了。博覽會上人潮洶涌,人氣旺盛,但這僅僅是表面現象,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是奔著收藏而去的?看到爭先恐后排隊的農民工們,答案已經很明確。據悉,此次博覽會期間將舉辦"快樂收藏日"、"奧運幣收藏日"。而去年寧波會展的主題也是 “快樂收藏日” 、“奧運集藏日”。從2005年起,有關第29屆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紀念幣的發行工作將陸續展開,奧運幣的概念正被在不斷強化。

        有報道稱:“為紀念第29屆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我國將發行紀念幣40枚,包括普通紀念幣9枚,其中紙幣1枚,面額為20元;硬幣8枚,面額均為5元。貴金屬紀念幣31枚,其中10公斤金幣1枚,面額為100000元;5盎司金幣2枚,面額均為2000元;1/3盎司金幣8枚,面額均為150元;1/10盎司鉑幣2枚,面額均為100元;1公斤銀幣2枚,面額均為300元;1盎司銀幣16枚,面額均為10元。”

        翻開世界奧運紀念幣發行歷史,能發現中國的奧運紀念幣還沒有確定圖案的時候就已經創造了幾項世界第一:第一次發行重達10公斤的金幣;第一次發行5盎司金幣,而且是一下發行兩枚;可能還是第一次發行紀念紙幣。此外,從各個單項看,中國奧運幣的發行總品種、金幣品種、銀幣品種都居于世界“一流水平”。

        綜觀近年來中國奧運紀念幣的發行狀況,奧運題材三年來已經創造了多項第一。

        2001年,中國金幣總公司曾推出一枚“北京申奧紀念大銅章”,雖無面額,但由于是權威機構推出的第一個奧運題材紀念品,加上1500枚的鑄造量實在金貴,據說目前市價已在8000元左右。

        2002年7月,金幣總公司發行第一枚申奧成功紀念銀質紀念章,這是第一枚也是最后一枚“申辦題材”的紀念品,而且是金幣總公司發行的奧運紀念品上首次使用五環標志。

        2003年8月,奧運會徽紀念章一金一銀雙雙出籠,這既是金幣總公司的第一個黃金奧運紀念品,又是第一個“主辦題材”的紀念品,原本690元(1/10盎司金500元,1盎司銀190元)的身價一上市就站到了1200元的價位,在一周左右摸高至3000元,因為受到旗幟章的拖累,目前跌落到1900元左右。

        雅典時間2004年8月29日晚,北京和雅典隆重舉行奧林匹克旗幟交接儀式,為紀念該重大活動,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宣傳奧林匹克運動,經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授權,中國金幣總公司特發行奧林匹克旗幟交接紀念章一套。該套紀念章包括1/10盎司金章1枚、1盎司銀章1枚和80毫米銅章1枚。有輿論認為這是真正具有29屆奧運會概念的收藏品。

        一系列的世界第一加上中國第一,除了金銀幣,竟然還有金銀章,甚至還有銅章!這到底是不斷創新的產物還是別出名目的市場釣耳?

        如果我們對比一下身邊的郵票市場,金銀幣似乎緊隨其后。據統計,最多時全國集郵聯合會曾經擁有近500萬會員,鼎盛時期,每當新郵發行,全國大大小小的郵局門口都會排出幾百米的長隊。可現在呢?你問問你身邊還有多少人集郵?什么原因導致郵市這樣的慘況?濫發!!

        都曾經有過輝煌,都曾因數量龐大而受到冷落。都曾經調整策略,一個是“減量增套”,一個是“精品戰略”,口號都曾受到歡迎,但接踵而來的,一個數量不見減多少,一個精品沒有加多少,倒是共同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名目、噱頭。郵市已經死了,幣市將要如何呢?

        中國申奧成功,萬民沸騰,舉世矚目。說起來都知道,奧運是對一個國家整體素質的檢驗,做起來未必輕松。奧運紀念幣是主辦國重要的紀念品之一,如果中國金銀幣當初在海外大肆發行實屬迫不得已的話,奧運則是中國金銀幣重整旗鼓,再樹國際形象的絕佳契機。

        當然,這也是大撈一票的絕佳契機。應該如何取舍?作為“國家名片”,中國的郵票已是冰凍三尺,比郵票更具有權威性、更代表國家形象的金銀幣呢?難道在奧運面前仍然只是炒家的符號或者送禮者的寵物?

        據悉,目前決策層對奧運紀念幣的設計深感為難:奧運紀念幣總要體現本國文化,可是想一想,中國的傳統文化題材都快用光了,長城、天壇、故宮、兵馬俑、歷史人物、京劇藝術、書法繪畫、古典名著、野生動物……還有什么?1000多枚了,都用了。奧運幣還要有新意吧?難。這就是濫砍濫伐的結果。

        昨天我又聽到朋友的一則消息,據說明年奧運幣的發行量將是有史以來的天量,在10萬枚以上,如果真是這樣,那將是奧運幣的悲哀!藏友們的悲哀!中國金銀幣收藏事業的悲哀!

        奧運幣畢竟關系到國家聲譽,是萬民之愛,期望決策層三思而行!

        從國際來看,先進發達國家他們在確定題材內容、發行枚數、每枚的發行數量時,往往把滿足收藏者需求而盡量不增加其經濟負擔作為重要標準。

        例如,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集幣人口在世界上處于一流水平,近20年來,每年平均發行貴金屬幣不超過8種。

        再如,澳大利亞的金銀幣以其精湛的鑄幣技術贏得了世界范圍的追捧,近20年平均每年的發行不超過十幾種。

        但落后國家的發行狀況與之比較則差距很大。非洲一些經濟落后的國家竭澤而漁,題材隨意,工藝不精,品種混亂,數量龐大。有的國家干脆可以出賣金銀幣的鑄造權、發行權——只要給錢,外國人也可以投資鑄造發行該國的金銀幣。這樣的金銀幣在世界上的聲譽可想而知。

        我國金銀幣的發行狀況雖然沒有糟糕到這樣的地步,但工藝不精,品種混亂,數量龐大的現象確實存在。

        和非洲國家相比在仲伯之間。

        從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開始,奧運會舉辦國開始發行奧運紀念幣。所有奧運會舉辦國在發行奧運紀念幣時,大多會著重考慮收藏者的利益,對種類、數量采取十分謹慎的態度。目前決策層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品種過多的奧運紀念幣肯定會受到全世界收藏者的冷落。

        在這方面有沒有歷史教訓值得我們借鑒呢?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一下發行了39枚貴金屬幣,而且發行數量龐大。由于此屆奧運會遭到西方國家的抵制,加上前蘇聯財政困難,所以把發行貴金屬紀念幣當作補充奧運投入的重要手段。結果怎樣呢?這屆奧運會的貴金屬紀念幣幾乎被全世界的收藏者視為奧運金銀幣中的垃圾,2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身價可憐。

        1988年漢城奧運會,漢城奧運會的金銀幣雖然總體重量不大,面額較小,但發行量極其龐大,無法引起全世界集幣愛好者的追捧,遭到冷落。

        歷屆奧運會上,發行貴金屬紀念幣品種超過中國的,目前只有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而這兩屆的發行工作是徹底失敗的。

        那有沒有成功的先例呢?當然有!

        26屆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一共只發行了8枚銀幣、4枚金幣,但全世界收藏者趨之若鶩,如今已經成為奧運幣中的貴族.

        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以上我們都已經一一列舉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避免失誤!避免災難!尤其是要避免類似<香港回歸金箔>給郵市造成的災難!

        為了國家的聲譽,

        為了大眾的情感,

        為了中國金幣收藏事業的持續發展,

        決策層還是去做一點實際工作吧,畢竟目前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如果我們已經指出了這些弊端,但決策層仍然無動于衷,那我們唯一的辦法只有遠離這個市場,這樣既能夠避免可能遭受的精神創傷,更能夠避免物質的損失.今天發了這么多的牢騷,其實我也是愛之愈切,恨之愈深!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柳群于2004-10-29 17:16:44編輯過][/color][/align]
        上一篇:金銀幣市場期待藏家勝炒家
        下一篇:每日一款_第12屆世界杯足球賽_1982

        相關新聞
         

        精彩圖片
        航天系列題材又添“新
        首屆上海錢幣博覽會現
        特別推薦
        ·有望明年上市 2008寶馬3系旅行車諜照再現
        ·眾韓女星們的經典招牌笑容 看誰笑得燦爛
        ·牛年賀歲銀條各地熱銷
        ·央行發行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銀幣
        ·美府會就救市方案達共識 今日之內公布結果
        ·漫說歷史人物金銀幣之禹
        ·首屆上海中國錢幣博覽會將在滬舉行
        ·牛年賀歲銀條20分鐘賣出100多公斤
        ·奧運后,奧運紀念鈔幾近翻倍
        ·奧運紀念鈔遭莊家空炒
        經典美圖
        眾韓女星們
        美麗性感的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