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集幣在線_JiBi.Net >> 新聞中心 >> 錢幣新聞 >> 正文
         
        人人怕風險,人人都是冒險家-----市場隨感之七
        發布日期:04-06-30 21:4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面對風險決策,人們是會選擇躲避呢,還是勇往直前? 讓我們來做這樣兩個實驗:    一是有兩個選擇,A是肯定贏1000 元,B50%可能性贏2000 元,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會選擇哪一個呢?大部分人都選擇A,這說明人是風險規避的。    二是這樣兩個選擇,A是你肯定損失1000 元,B50%可能性你損失2000 元,50%可能性你什么都不損失。結果,大部分人選擇B,這說明他們是風險偏好的。    可是,仔細分析一下上面兩個問題,你會發現他們是完全一樣的。假定你現在先贏了2000 元,那么肯定贏1000 元,也就是從贏來的2000 元錢中肯定損失1000 元;50%贏2000 元也就是有50%的可能性不損失錢;50%什么也拿不到就相當于50%的可能性損失2000 元。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人在面臨獲得時,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風險;而在面對損失時,人人都成了冒險家了。這就是卡尼曼"前景理論"的兩大"定律"    "前景理論"的另一重要"定律"是: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損失的痛苦要遠遠大于獲得的快樂。    讓我們來看一個薩勒曾提出的問題:假設某人得了一種病,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低于美國年均車禍的死亡率)會突然死亡,現在有一種藥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性降到零,那么他愿意花多少錢來買這種藥呢?現在請你再想一下,假定你身體很健康,如果說現在醫藥公司想找一些人測試他們新研制的一種藥品,這種藥服用后會使人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突然死亡,那么他要求醫藥公司花多少錢來補償呢?在實驗中,很多人會說愿意出幾百塊錢來買藥,但是即使醫藥公司花幾萬塊錢,他們也不愿參加試藥實驗。這其實就是損失規避心理在作怪。得病后治好病是一種相對不敏感的獲得,而本身健康的情況下增加死亡的概率對人們來說卻是難以接受的損失。顯然,人們對損失要求的補償,要遠遠高于他們愿意為治病所支付的錢。    不過,損失和獲得并不是絕對的。人們在面臨獲得的時候規避風險,而在面臨損失的時候偏愛風險,而損失和獲得又是相對于參照點而言的,改變人們在評價事物時所使用的觀點,可以改變人們對風險的態度。

        痛苦讓人記憶猶新:人人怕風險,人人都是冒險家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6-30 21:44:56編輯過][/color][/align]
        上一篇:投資黃金品種利弊談
        下一篇:玫瑰與土豆

        相關新聞
         

        精彩圖片
        航天系列題材又添“新
        首屆上海錢幣博覽會現
        特別推薦
        ·有望明年上市 2008寶馬3系旅行車諜照再現
        ·眾韓女星們的經典招牌笑容 看誰笑得燦爛
        ·牛年賀歲銀條各地熱銷
        ·央行發行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銀幣
        ·美府會就救市方案達共識 今日之內公布結果
        ·漫說歷史人物金銀幣之禹
        ·首屆上海中國錢幣博覽會將在滬舉行
        ·牛年賀歲銀條20分鐘賣出100多公斤
        ·奧運后,奧運紀念鈔幾近翻倍
        ·奧運紀念鈔遭莊家空炒
        經典美圖
        眾韓女星們
        美麗性感的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