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大銅章” 應為紀念章 |
發布日期:12-10-10 13:24:0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丁運安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2年10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近日,本人拜讀了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外大銅章收藏與鑒賞》一書,其中“大銅章的收藏形式”文章中有這樣的表述:上海造幣廠曾分別在1985年和1987年各發行一枚“中國長城”大銅章,主題十分明確,但是“紀念”什么?為何“紀念”?卻不得而知,叫它“紀念章”,似乎有些牽強等等。該文似乎對“中國長城紀念章”的身份定義表示懷疑。
中國長城網介紹:1984年6月 27日,地質礦產部地質遙感中心應用航空遙感技術對北京地區長城現狀進行調查的初步解譯成果在《北京晚報》發表,立即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這項調查量測出北京長城全長為629公里,全線共有城臺(墻臺、敵臺或戰臺)827座,關口71座。其中發現圓形城臺5座,坡頂城臺1座,營盤8座。查明北京境內保存最完好,城墻最壯觀的三個段落是:八達嶺(居庸關——八達嶺——黃樓洼——廣坨山);北京結點(黃花城——北京結點——蓮花池);司馬臺(古北口——金山嶺——司馬臺——望京樓)。它們具有很高的軍事價值、建筑藝術價值和旅游開發價值。據此,《北京晚報》、八達特區辦事處、《北京日報》、《北京日報郊區報》、《經濟日報》及《工人日報》等單位,于同年7月5日聯合發起“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活動,海內外人士紛紛贊助,不僅為搶修和研究長城提供了大量的經費,而且對激發中華民族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深遠的影響。1984年9月,主持中央領導工作的鄧小平同志向全國發出了“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倡議,并親筆題詞。這一活動得到社會各界人士和國際有關機構組織的大力支持。全國有30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地區數千萬人踴躍參與贊助活動。其中,貴州省以3000萬人民的名義參與贊助。巴基斯坦政府、希臘、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蘇聯、瑞典等26個國家的團體,友人和僑胞們,也積極參加了贊助。八達嶺特區用部分贊助資金,修復長城2369米,敵樓9座。這一活動迅速波及全國,其中慕田峪、黃崖關、山海關等很多著名長城景點的修復都由此獲益。到80年代末,共收到折算為人民幣的中外贊助款數千萬元,預計全國各地累計投入的資金和實物可達十數億。“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活動至今方興未艾,是自明代以后規模最大的長城保護性維修重建工程。 由此來看,1985年版“中國長城”大銅章正是為呼應“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活動,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造幣公司發行的紀念品,盡管章體上沒出現“紀念”字樣,但特定的社會背景表明了其“紀念章”的身份。由于1985年版“中國長城紀念章”英文表述中漏掉了一個“E”字,成了一枚錯版章,故1987年中國造幣公司又重新雕模發行了正版的“中國長城紀念章”。 (作者為連云港市錢幣學會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