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共和國六十年征途(張娟娟) |
發布日期:10-08-31 08:43:0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張娟娟 |
列,這種內容上的密集和布局上的不規整,產生很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在特殊年份數字邊上,有著不同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主要形象:“1949” 年新中國成立,“五星紅旗”飛揚;“1953”年,解放牌汽車下線,代表中國工業的騰飛;“1963年”原子彈研制成功,新中國有了自己國防的中堅力量,再也不用懼怕外強的凌辱;第一枚衛星上天,重新回歸聯合國大家庭,上海浦東新區的建立,香港、澳門陸續回歸祖國,北京奧運會的盛大舉行,和諧號列車的正式運行,這一件件一幕幕,哪一件不是曾經影響新中國歷史的重大事件,它們代表著不同領域的騰飛繁榮,設計者把握住了每一個關鍵的節點,引用的形象豐富而富有代表性,對于共和國六十年征途做了畫龍點睛式的生動描寫,禮花朵朵點綴于其間,嚴肅而不乏活潑,品賞起來格外有味,就好象在閱讀一本筆調輕松內容卻很有深度的歷史典籍。
背面圖案非常理性,充滿著歷史式思辨的色彩,正面圖案就顯得比較熱情奔放,充滿著歡樂浪漫的色彩。流云飄蕩,鴿群飛舞,它們一齊奔向祖國的中央——天安門。還有幾只俏皮的白鴿已經飛到了主席臺的上空,它們和我們一同歡慶盛世中華這輝煌幸福的一刻,華表莊嚴,雄獅肅穆,它們都是新中國六十年歲月的見證。比較值得一提的是,正面圖案的設計有很多有趣的細節:第一是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做了簡化處理,這似乎是羅永輝大師設計上的一大風格,慣以簡來述繁,喜歡在設計上留給我們品味思考的空間;第二是從圖案的左至右,白鴿和流云的飛舞產生了一個動勢,畫面頓時流動起來了,具有強烈的情節性和故事性,吸引我們的視線跟隨著設計大師的別有巧思,一起飛舞,一起律動,真是妙筆無雙啊! 這枚大銅章的浮雕高度并不是很高,但顯得起伏跌宕,感人肺腑,震撼心靈,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可見大銅章的浮雕高度并不是一劑萬靈丹,當設計師控制好體積和透視關系,銅章的立體效果也就順勢而出了。此外,銅章的裝幀設計,也顯得大氣,頗具美感。 由羅永輝大師設計雕刻的這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實在是一枚可遇不可求的政治題材大銅章,充滿著感性力量和理性思維的作品才能擔得起“藝術品”這一稱號,感謝羅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