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步履展鏗鏘,掌中藝術鑄輝煌。回首歷程多靚章,熊貓紀念添榮光。一首小詩,聊表對金谷的贊賞,更多的是集章路上,有好章的出現,慰藉著喜愛章牌藝術的嗜好。
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是被譽為活化石的現存動物。章面以母子熊貓的可愛真誠,團坐在箭竹從中的形象,無聲中把銅章亙古留存的記憶呈現。
箭竹環繞,上下背景靈動的曲線,形成似太極圖中“雙魚”的形象,大點兒的熊貓母親坐在凹的地方,小的熊貓側坐在高的地方,看似隨意的布局,將母愛無微不至的關懷,從細微處展現出來。“孩子”的手舞足蹈,“母親”的傾聽或是講述,憨態可掬中,有著愛意濃濃的呈現。
浮雕與朦朧刀法相結合,將熊貓黑白分明的毛色特征展現。四肢黑色的皮毛,在浮雕成紋中,體現出黑色的皮毛。肚皮頸項的白色,用朦朧刀法的寫實,展現出白色的毛皮。下方線刻“熊貓”文字,對比浮雕的英文“PANDA”,交相呼應的黑白可愛,動態地出現。
翻轉章面,經典章牌拱衛著爬在針葉松上的熊貓,有著展望遠方的靚麗。留白空間階梯式的主題文字“金谷大銅章藝術交流中心成立十周年 2008-2018”,層層拓展的布局,有著步步高升的寓意。點明章牌發行意義,回顧走過的歷程。
彌勒佛的寬容快樂、皮影戲的流傳精彩、顧景舟的執著、奔馬的豪邁、三國演義的宏大……曾經發行的章牌,靚麗齊聚,將走過的歷程用熊貓的亙古寓意傳達。
一棵虬枝蒼勁,承載熊貓的松樹,樹干和發散的枝葉,猶如條條前行的道路,遠方就在足下,成就似針葉松枝頭綻放的禮花。一枝旁斜而出的竹子,更是把氣節的虛心真誠表現。
“未出土時先有節,直到凌云亦虛心。”這是竹子的寫照,更是章牌藝術,為章牌藝術努力的藝術家和推廣人的比喻。
章牌、松樹、熊貓、翠竹,豐富的構圖,結合紀念意義,有著意蘊深長的內涵。當180度翻轉章面,松樹似一個“人”字的形狀,周圍出現的章牌,將喜愛掌中藝術的人們團聚。仔細欣賞,構圖的精美,雕刻的細膩,展現出不一樣的靚麗。
該枚紀念章,正面圖案的《母子熊貓》由著名錢幣設計師,克勞斯世界硬幣大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余敏雕刻;背面圖案由章牌藝術設計師陸海創作。材質有黃銅、白銅、純銀三種,規格分為80毫米和155毫米,壓制章限量發行黃銅198枚、白銅80枚,純銀30枚;155毫米澆筑章限量發行80枚。
精美的章牌,紀念的意義,伴隨欣賞的快樂,值得擁有。(上海新千年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