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蹦極”行情中透露哪些信號? |
操作,壓低了美國的長期利率,并承認美國經濟面臨嚴重的下行風險,對市場信心帶來了沖擊。“現金為王”的導向令股票、原油、商品期貨等風險資產遭受恐慌性拋售,而高位震蕩的黃金也讓投資者感到不踏實,轉而投向美元,“美元大幅走高和投資者對高價黃金的不安全感,讓黃金跟風下跌。” 此外,蔓延的歐債危機以及全球金融市場的深幅下挫而產生的恐慌性情緒,導致了股市和商品市場的暴跌。一方面,歐債危機出現的緩和因素會打壓金價,另一方面,暴跌的股市和商品市場也讓部分投資者產生了巨大虧損,為了彌補虧損,他們也不得不拋售部分黃金,加劇了本次黃金的下行幅度。 第三,本輪黃金暴漲暴跌,也反映出目前國際黃金市場“炒作”已經非常嚴重,指導金價走勢的不是實際供需關系,也不是國際經濟環境,更多的是國際投機資本的意愿,多空雙方爭奪加劇,也導演了金價的“蹦極”行情。 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雖然國際金價出現了大幅跳水,目前顯出疲弱態勢,但并不意味著黃金“牛市”將終結,金價“拐點”將出現。大陸期貨分析師施梁認為,在目前的國際經濟環境下,黃金作為抗通脹的避險資產,尤其作為唯一的非信用資產,其地位無可替代。近期美元走強雖然打壓了金價,但中長期來看,歐美經濟在相當一個階段內仍可能增長乏力,需要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極有可能推高歐美發達國家的通脹,進而增加資金對黃金保值避險功能的需求,“黃金的價值依然不會黯淡,金價還可能繼續創出新高”。 “蹦極”行情后的多重信號 三季度暴漲暴跌的“黃金風暴”,也透露出不少目前黃金市場新信號,應該成為黃金投資者的關注點。 首先,黃金保值卻未必保價。在金融動蕩中,黃金的保值避險功能最受人關注,也是黃金最大的“魅力”所在。但投資者應該規避一種誤區:黃金保值,就是價格只漲不跌。其實黃金保值是相對的,黃金作為非信用資產,具有特定價值,但黃金又以美元等信用貨幣計價,其價格波動會很大,此次金價暴跌主要就是美元走強引發的。 其次,金融屬性壓倒商品屬性。目前全球經濟前景不明,金融動蕩依舊,黃金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金融屬性,而非商品屬性。在近期的大跌中,黃金逐步持穩反彈,而更為稀有的鉑金卻首次出現了價格低于黃金的“倒掛”現象,同時白銀也出現了狂跌不止的行情,說明目前市場中,貴金屬的價值主要由其金融屬性來體現,黃金的優勢無可比擬。 第三,暴跌未必是“抄底”機會。11年來,黃金維持著持續向上的“牛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