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加息呢,股災就已經發生了。北京時間5月7日2點45分道瓊斯指數所發生的駭人一幕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股災又來了。這一刻,道瓊斯指數在10分鐘之內跌幅超過700點,全天最多跌去近1000點,直接擊穿了萬點大關。這是金融史上的又一次9·11事件。為了掩飾內心的不安,華爾街將此次事件解釋為人員的操作失誤所致,一個雷人的交易員誤將m illion(百萬)敲成了billion(10億),這個解釋真的很好,它可以為許多人的不負責任行為進行開脫,同時也可以麻痹一些仍然心存僥幸的投資者,以為一切都已過去,但是事情好像不會有那么樂觀。
個人認為,5·7事件是市場挑邊的結果,是市場對于方向認識舉棋不定的時候,偶發事件決定了未來一段時間的方向,道瓊斯指數此次下跌的性質屬于2009年反彈以來的大清算。
當然,筆夫對此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即華爾街對奧巴馬政府的監管行為進行報復。美國國會即將對金融監管法案進行表決,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大銀行和機構均難以逃脫此厄運,為了阻止機構對國會的游說,政府方面不惜對高盛大開殺戒,以表明此次對華爾街決不妥協的決心。哪怕巴菲特老頭出于一己之利替高盛說了幾句話,便立即招致SEC的報復,他們要對老巴涉嫌內幕交易進行調查。老巴參與內幕交易?這樣的事情以前可是聞所未聞。
被逼無奈的美國大銀行在此時如果制造一次市場的“恐怖襲擊”,這樣的推理完全符合情理,這樣的方式可能更加激起美國人的反感,但在現實上也的確會給奧巴馬總統以巨大的壓力,政府方面并不情愿看到嚴厲的監管行為導致市場崩盤,畢竟美國經濟仍然大病初愈,經不起折騰,金融機構正在以苦肉計來攻擊政府投鼠忌器的心理狀態。但誰會贏呢?
美國次貸危機導致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正在發生的歐洲債務危機將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有人說是二次探底。在筆夫看來,這樣的結果過于簡單化。我們需要知曉的是,歐洲主權債危機是在全球經濟刺激計劃尚在進行當中發生的,這種危機的發生,如果再伴隨著美國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資本市場再次崩潰,那么,各國退出政策將遇到重大障礙。僅僅在經歷幾天的股市暴跌之后,日本央行便迫不及待地向市場注入大量短期流動性貸款。美國和中國也不得不將低利率長期化,這樣形成的局面是,經濟陷入停滯,而通脹水平卻一再攀升,這其實是經濟發展最壞的結局,我們似乎已經難以避免這樣的結局。
通脹問題不會因為金融市場的動蕩而消失,最近黃金價格的走勢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筆夫是連續第四周在期貨策略周報上言及黃金價格,而本周,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