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南:買黃金不要在乎其短線漲跌 |
發布日期:11-03-14 09:05:4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遼沈晚報 作者:曹洋 |
內黃金的需求量,國內經濟政策的變動可能會影響到黃金價格,對這點您怎么看? 張炳南:的確從2007年來中國資金迅速流入國際市場,中國是去年黃金投資性增長最快的國家。對于黃金市場來說“中國因素”越來越重要。但是要考慮到黃金是一個全球性的市場,購買者是60億人,中國因素雖然很重要,但是把它放到全球市場這個大環境里來看,其所能造成的影響就比較小了。所以一定要避免“中國因素能夠決定國際黃金市場價格”這種誤區。 遼沈晚報:上周末受日本地震影響,黃金價格迅速下挫,有人擔憂是不是黃金價格會借此一路下滑。 張炳南:世界黃金市場是由亞洲交易時段、歐洲交易時段和美洲交易時段依次循環的。上周日本地震正好發生在黃金市場的亞洲交易時段,震后不僅黃金,亞洲所有金融商品,包括中國的股市、東京的股市都在下跌,但是這種自然災害引發的黃金下跌都是短暫的。所以周五晚上進入到歐洲交易時段的時候,黃金價格又開始出現回調,到周六凌晨黃金價格又回到跌前水平。而相對黃金的回調,原油價格就是下降的。這也體現出了黃金的避險功能。對于黃金價格會不會一路下調,每個人有他自己的看法。但我個人對今年整年的黃金價格還是比較看好的。我認為綜合各種因素來看,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應該各有一次好的買入機會。 遼沈晚報:股市方面有種說法叫“投機大于投資”,沈陽的黃金交易所,包括金店都具有一定的交易意義,您認為在黃金交易方面是否也有這種現象? 張炳南:我認為投資和投機本身是很難完全區分的概念,當一個人進入一個市場后,我們不能給他貼上“投資者”或“投機者”的標簽。可能一個人本來想投機,結果套牢了,就變成投資了;有的人想投資,看到暴富的機會,就投機了。我認為,第一個,它沒有嚴格的區分;第二個,我覺得從我們目前對中國黃金市場的現狀來看,大多數人在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還是本著一個保值、保險、儲備的想法,總體來說這個市場還是比較健康的。 遼沈晚報:現在有了一種“盛世買黃金”的說法,您對這個怎么認為? 張炳南:沒錯。很多時候在投資者想買黃金的時候卻買不到了。比如在2008年初,越南爆發了一次小型的金融危機,當時整個越南的黃金就脫銷了。其主要原因是越南盾在短期內貶值了30%,這也就相當于越南的金價在短時間內會上升30%,所以當店主預期金價還會繼續上漲的時候,他就不會把黃金這么便宜的賣出去。這也就是為什么要在盛世買黃金的理由。 再比如2008年歐洲金融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