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收藏:孔方兄中有天地(圖) |
發布日期:13-03-09 10:25:0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大眾網-大眾日報 作者: |
。
“藏友可以從存世數量、文化價值、品相好壞等幾方面綜合考慮錢幣的價值。”宋德政建議,在收藏錢幣時,不要拘泥于年代和幣種,發現了稀少的錢幣,無論是近代的還是古代的,都要仔細考究,莫忽視了珍品。 綜合各種方法辨真偽 近些年,錢幣收藏熱潮持續不減,市場上的假錢幣越來越多。由于古錢幣制作工藝相對簡單,有些制假者用原時代的殘錢做原料鑄造假幣,仿古做舊后,拿到文物市場上出售,經驗不足的藏友經常會上當受騙。 “古錢幣在流通過程中,發生碰撞會留下痕跡,在一枚真錢幣上,肯定沒有相同的兩塊痕跡。但制假者為了增加錢幣的仿真度,也會采取敲擊錢幣面的方法,將錢幣做舊。通過人為敲擊做舊的錢幣,留下的痕跡是相同的,印跡也不自然。”宋德政說,雖然流通過的痕跡是鑒別錢幣真偽的一個重要參考標準,但這條標準并不適用于紀念幣。“紀念幣不參與貨幣的流通,因此有流通痕跡的紀念幣肯定是偽造的! “民國時期發行的壹圓銀元重量保持一致,約為26.6克,色澤為銀白色,銀元上面的圖案、文字和數字非常清晰,銀元大小一致。當用兩個一樣的真銀元相互撞擊時,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余音特別長,而假銀元撞擊的聲音則急促低沉!彼蔚抡f,隨著造假水平的提高,通過銀元的重量、色澤、大小鑒別真假的風險越來越高,但通過銀元的撞擊聲音辨別真假依舊有效。 “現在很多制假者通過做舊的方式,讓假錢幣生出銅銹,這種做舊手法會留下馬腳!彼蔚抡f,古錢幣自然生長的銅銹是從錢幣里面向外生長的,用水或者抹布都抹不掉,必須用刀子才能刮下來。人為制造的銅銹則是粘附在錢幣上的,成片狀,輕輕一抹就會抹掉。 “在仿古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我們傳統的鑒別技術已經開始顯現局限性。在鑒別錢幣真假時,要傳統技術和現代技術相結合,不可偏廢其一。同時,更要取眾家之言,不可盲目自信!彼蔚抡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