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國號之考證:從大定通寶背“申”“ 酉”談起

        新浪收藏 18-03-06 13:22:57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作者:劉云啟(網名:家和萬事興)

          金世宗完顏雍是金國的第五位皇帝。正隆六年(1161年)即位后,改元大定,并于大定十八年(1178年)在代州設立阜通監,開始鑄行大定通寶。

          《金史。食貨志》記載:“大定十八年,代州立監鑄錢。所鑄斑駁黑澀,不可用,更令工部郎中張大節,吏部員外郎麻珪監鑄。其錢文曰。大定通寶,字文、肉好,又勝正隆之制!

          關于大定通寶的停鑄時間,《金史。食貨志》記載:“大定二十九年十二月,因歲鑄十四萬余貫,歲費八十余萬貫,得不償費,遂罷各監鑄錢!庇纱丝梢缘弥蠖ㄍ▽毷艰T于大定十八年(1178年),停鑄于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鑄行了10年。

          自從金太祖阿骨打于公元1115年建國以來, 40多年來,金朝一直行用遼、宋貨幣,直到海陵王完顏亮定都 “中都”(北京),至貞元二年(1154年)才令戶部刷印“交鈔”,以后各代又陸續鑄造 “正隆”“大定”“泰和”等年號銅錢,文字、造型都很精美,為泉家珍愛。

          由于“大定通寶”連續鑄行10多年,鑄行量較大,因此,素背無文大定通寶存世較多,但還發現了幾種少見的背文為單字“申”、“ 酉”,或上“申”下“酉”的大定通寶錢。

          近百年來,錢幣學術界對這種背文鑄有地支“申”、“ 酉”的大定通寶爭議頗大,莫衷一是。而與之相關的國內哈爾濱界有關金朝國號為何為“金”的爭論,也一直懸而未決。

          對于大定通寶背文上的“申”與“ 酉”,主流的理論是“紀年說”。認為“申”與“ 酉”是地支紀年。還有人甚至查出了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是戊申,二十九年(1189)是己酉年。

          近年還出現一種“五行說”。認為 “申”與“ 酉”在十二地支中屬性為“金”,將這兩個屬性為“金”的地支鑄在大定通寶的錢背上,表示面文和背文“內外”皆“金”,以增強的“金”的乾坤氣象,預示或祝福大金國的國祚綿長。

          那么,大定通寶背文上的“申”與“ 酉”,鑄行人當時究竟是寓以怎樣的用意呢?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從陰陽五行的十天干與十二地支說起。

          陰陽五行是一個中國哲學概念,其包涵了世間一切事物。中國很早就產生了對陰陽和五行的認識,并將干支用于紀年,通過對甲骨文的解讀,已經證明,干支用于紀年在商周時就已經很成熟了。

          《易。系辭上》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兩儀就有了陰陽的含意在內了。《尚書。洪范》有這樣的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到戰國時,陰陽五行學說風行一時,并總結出了一套“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

          直到宋明時期,陰陽五行學說用于算命測運達到其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出現了很多經典的陰陽五行的著作,特別是五卷本的《淵海子平》,奠定了五行算命測運學說的基礎。

          五行的應用,主要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兩兩相配,造成一個干支。

          干與支的關系是:干為支之苗,支為干之根。干的性質單一,支的內涵則較為復雜豐富(支里藏有干)。天干與地支相配合形成的一個干支紀年時,支為眾殺之首,當地支值月時,更是握有主宰生殺大權,所以,一對干支中,地支是決定天干生旺死絕的關鍵。

          古人認為,金木水火土的強弱盛衰離不開天體運行的影響,即:春夏秋冬的影響。因此,五行的運行規律與天體運行的規律應相吻合。這便是五行生旺死絕的規律。并總結出了一套五行與四季、四方、十二時辰、五臟、五色等相配套的規律。

          同時,又衍生出與四季相關聯的五行“旺相休囚死”和寄生十二宮的理論。

          展開來說,就是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里,每個季節都有一“行”處于“旺”, 一“行”處于“相”, 一“行”處于“休”, 一“行”處于“囚”, 一“行”處于“死”的狀態。就是說,五行中的每一“行”在一年四季之中,都有盛衰死生之時。

          那么, “旺相休囚死”各是一種什么狀態呢?

          旺:即處于旺盛狀態;

          相:處于次旺盛狀態;

          休:休然無事,無喜亦無憂的“退休”狀態;

          囚:衰敗被“囚禁”的狀態;

          死:被克制得生氣全無的瀕死狀態。

          五行相應的在四季的具體表現為:

          木: 春旺 冬相 夏休 四季囚 秋死

          火: 夏旺 春相 四季休 秋囚 冬死

          土: 四季旺 夏相 秋休 冬囚 春死金: 秋旺 四季相 冬休 春囚 夏死

          水: 冬旺 秋相 春休 夏囚 四季死

          (注:四季指每季三個月的最一個月)

          這一理論再細化為五行寄生十二宮,也就是某一五行在十二地支中所體現出來的狀態,詳見下表:

          五行寄生十二宮

          狀態

          12宮 陽 干(順行) 陰 干(逆行)

          甲 丙戊 庚 壬 乙 丁己 辛 癸

          長生 亥 寅 巳 申 午 酉 子 卯

          沐浴 子 卯 午 酉 巳 申 亥 寅

          冠帶 丑 辰 未 戌 辰 未 戌 丑

          臨官 寅 巳 申 亥 卯 午 酉 子

          帝旺 卯 午 酉 子 寅 巳 申 亥

          衰 辰 未 戌 丑 丑 辰 未 戌

          病 巳 申 亥 寅 子 卯 午 酉

          死 午 酉 子 卯 亥 寅 巳 申

          墓 未 戌 丑 辰 戌 丑 辰 未

          絕 申 亥 寅 巳 酉 子 卯 午

          胎 酉 子 卯 午 申 亥 寅 巳

          養 戌 丑 辰 未 未 戌 丑 辰

          五行生旺十二宮的運行順序是:

          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

          第一個生死輪回結束,然后長生,又一個輪回開始。

          限于篇幅,這12個生命階段的詳解就不再一一贅述,只將與本文有關的 “臨官”與“帝旺”, 按權威的命理經典著作《三命通會》的解釋,簡要解說于下:

          “臨官”:“如人之臨官也”——也就是成人了,可以當官為皇上效力了。

          “帝旺”:“萬物成熟,如人之興旺也”。就是說,人或事物正處于年富力強的鼎盛時期。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十天干中的庚金和辛金,其旺盛時節在秋天,也就是“申”與“酉”(用陰陽五行表示陰歷1——12月,固定的規律是以寅為一月,卯為二月……,以此類推,七月與八月正是申月與酉月)。此時為秋,正是“金”處于“臨官”和“帝旺”的階段,即:正處于旺盛的狀態。

          行文至此,讀者想必已經明白,金朝大定通寶錢背文上鑄 “申”與“ 酉”二字的真實用意了:大金處于旺盛的“申”、“酉”時代!

          這一分析如果成立,我們就完全有理由認定:金朝國號之所以定名為“金”,也正是出于五行相克理論的考慮,宋屬木,金克木,必勝無疑。

          因此,以物證史,鐵證如“錢”。關于大定通寶背文“申”與“酉”是何寓意的討論以及 “金”朝國號為何為“金”的爭論,也應該至此可以休兵了!

          隨之,按這一思路聯想到,1038年由黨項人李元昊創立西夏國時,國號確定為“夏”,是不是也是出于五行相生相克原理考慮的呢?夏屬火,不但木(宋)可以生火(夏),為盛則亦可泄木之氣!真是一箭雙雕。ㄍ旮逵2018年3月5日于長春)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