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張紙幣為啥誕生在“弱宋”?

        時代周報 16-09-13 15:17:06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世界首張紙幣為啥誕生在“弱宋”?

          張雪峰

          在今年7月的2016年第三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交子”的圖案被印制成一套書簽,送給各國嘉賓。這張跨越千年的金融憑證見證了四川人和四川自古以來擁有的強大創造力和經濟活力。

          中國是最早出現紙幣的國家,1661年,當歐洲最早的紙幣在瑞典發行時,距北宋王朝1023年發行的紙幣—“交子”已相隔600余年。

          貨幣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形式,其背后規律是商品交換和市場經濟的推動,換句話說,哪里引領時代大潮,變化就在哪里發生。唐朝出現的“飛錢”可說是紙幣的雛形和預演。盛唐疆域遼闊,萬國來朝,陸上和海上的絲綢之路興旺發達,唐都長安百萬人口中十余萬是“老外”。商品的豐富、貿易的繁榮直接導致了“錢荒”,為了緩解錢不夠用的局面,唐朝政府想了很多辦法,但貨幣的供應量仍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唐中葉,一種新興的金融產品“飛錢”應運而生,即由官方開具一張票券,上面記載著地方和錢幣的數額,憑此便可在異地兌換現金。“飛錢”的出現大大減少了將笨重銅錢來回搬運的現象,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錢荒的問題,但“飛錢”只是一種信用憑證,不介入流通,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紙幣。

          1023年,世界上首次發行的紙幣“交子”在北宋王朝出現。這讓很多人費解,傳統的歷史教科書認為宋朝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朝代,擁有“土豪金”身份的世界首張紙幣應該誕生在太平盛世才對,為什么偏偏選擇了一個沒落的時代?

          但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過:“宋朝是最適宜人類生活的朝代,如果讓我選擇,我愿意生活在中國的宋朝。”美國學者伊爾文在《歷代中國的模式》一書中也認為,宋代是人類“現代社會的開端”。他們都和“交子”一樣,對大宋文明情有獨鐘。

          所謂積貧積弱,意思是長期積累造成極度的貧困和弱小。有學者研究認為,宋朝占世界GDP的65%,北宋占80%,南宋占50%,其實是中國歷史最富有的朝代。或許統計有出入,但宋朝超過世界GDP的一半應該沒有疑義。2015年底,當今世界頭號強國美國,GDP超過18萬億美元,也不過占世界GDP的24%左右。

          站在《清明上河圖》前細細揣摩,會不勝感慨,趙宋確實是適合居住的時代。圖中住宅與商鋪錯雜相間,小販沿街叫賣,宋代商業的繁榮沖破了唐時封閉式管理的坊市制度。唐朝行均田制,政府分給成年男子土地并征稅,60歲再把土地還給政府。雖然保證大多數農民都能有一些土地耕種,但也限制了社會分工,限制了集約經濟,限制了工商業的發展,它將最富創造力的人捆綁在土地上,將社會發展禁錮在自然經濟之中。隨著土地的兼并,國家喪失稅源,失地農民開始鋌而走險,起義爆發,政府崩潰,社會動蕩,這是中國封建王朝一直走不出的怪圈。

          宋朝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不抑制土地兼并,使土地能夠集約化經營,騰出大量自由的剩余勞動力,這些人沒有戶籍限制,自由流動,被發達的工商業吸收。宋朝的礦冶、造船、陶瓷、紡織、造紙、染院、酒務、磨坊、茶磨等各業均欣欣向榮,這些手工業場雇傭的工匠,多者達數千上萬人。信州鉛山的一個銅鉛礦就雇有十余萬礦工;梓州有機織戶數千家,許多機戶還雇傭有織工;徐州附近有30多家民營礦場,每個礦場都雇傭百余名礦工;四川民營開鑿的“卓筒井”制鹽,“豪者一家至有一二十井”,“每一家須役工匠四五十人至三二十人者”。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對大量小自耕農直接征收農業稅一向是國家統治的基礎,而宋朝工商業收入第一次超過了農業稅,支撐了宋朝龐大的財政收入。司馬光曾說:“世風日下,販夫走卒接著絲襪。”宋朝一個普通老百姓(50.320, 0.00, 0.00%)比歐洲封建主的生活質量還要好,得益于整個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除了發達的工商業,宋朝的政治、科技、文化、娛樂、學術、數學等均領先世界。這種環境直接催生了紙幣的產生,1023年,當“交子”在北宋王朝的四川地區誕生時,宋無愧于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無愧于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

          繼“交子”出現以后,金國、南宋、蒙元、明朝都先后發行了紙幣,馬可·波羅來中國時,紙幣給他留下的印象深刻,以至于他在自己的游記中專門用了一章的篇幅,敘述了紙幣從生產到流通的所有細節。17世紀中葉,紙幣嚴重通貨膨脹,明朝政府不得不解禁白銀以緩和危機,在中國大地上流行400多年的紙幣最終消亡了

          歷史螺旋式上升,數百年后,當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再次把紙幣帶回中國大地時,中國人才發現,已從文明的巔峰跌至谷底。我們曾經擁有世界上最輝煌的時代,更有理由再開創一個更偉大的時代。

          (作者系廣東省委黨校副教授、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博士后)

          來源:時代周報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