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泉讀史的文化魅力

        新浪收藏 18-04-19 15:09:24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北泉軒

          三是,歷史變革重大階段和事件的縮影。

          統一于半兩錢制,是貝、布、刀、鏟、圜錢的自然歸宿。圜錢歸一為八銖半兩,標識了秦統一后由重點軍事轉向于生產和商貿的歷史變革。統治方式上,諸侯分封制,讓位于郡縣制;王莽錢制改革的實質是,西漢王氏后黨,竊取劉氏嫡傳權位的宮廷政變的初演。帝黨與后黨之爭從此揭開了歷史的序幕;

          唐武德通寶、開元通寶、貞觀元寶、延載元寶的出現,標志了隋以前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的再次完結。偃旗息鼓,休兵罷戰,大唐盛世開辟了和平發展,安居樂業的新紀元;

          建隆通寶、宋元通寶,端拱通寶等再次標志了中止諸侯征戰,結束五季之禍,汲取民族分裂慘痛教訓的當務之急。開啟了華夏民族的再度融合。經過研泉先驅者們對遼(神冊)、夏(開運)、金(金國通寶)

          等等實物貨幣史證的研考賞析,基本驗證了遼、夏、金對華夏大地經濟掠奪及統治主宰的爭奪軌跡,基本確認了兩宋主宰區對三分之二以上的傳統故土,實現了三個世紀多的經營和發展;傳統錢幣學者,基本確認元代貨幣的單軌,簡約傾向。有的研泉者則認為,元代鑄幣似乎也是一個完整、豐富的貨幣管理和實踐體系。忽必烈在元代經濟社會以及貨幣管理方面的作為也很卓著;元代貨幣主導了商品流通的主要方面。相對比較,以年號為主體的鑄幣形式開始漸趨簡約。元代10帝統治109年建元、改元17次,平均每帝改元1.7次。這比宋代(含南宋)18帝統治319年,建元改元57次,平均3.17次,有了大幅度的減少。這也就成為元代鑄幣相對稀少的基本原因。明代276年,傳17帝,僅有17種年號錢。清宮13朝295年,只用13個年號。——顯然,元明清古錢年號種類比唐宋銳減。這就直接影響了古錢綱目的重大變化。錢幣作為價值尺度,政治宣教意味和王信的權威作用,呈現了明顯的下行趨勢。貨幣的兼行職能得到了緩釋,元英宗鑄至治,清世祖鑄順治,寓意不言自明。——這種現象,明確地昭示了由亂到治,社會結構趨穩向好的本質特征。

        四是,華夏人文與亞洲經濟互聯互通的紐帶。四是,華夏人文與亞洲經濟互聯互通的紐帶。

          數千年來,亞洲各國繁衍生息的故土,民族林立,利益交錯。繼漢代連續回擊匈奴之后,唐國西北大漠漸趨平靜。冷月高懸,駝鈴聲聲。然而,亞洲周邊爭相仿鑄唐宋錢幣成風。從暹羅到馬來,去印尼,經琉球,到日本,越高麗,漢語言文字及華夏風俗遠播四海,“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通商通貿,貨幣

          流通,具有悠久的歷史。眾所周知,中日之間互派遣唐使,派遣赴日使團,絡繹不絕。以致造成臨東國,彼神功,中朝日錢似相通;你熙寧,我元豐,華越豐寧分不清;值得追考的是,遼后遼

          及西夏、蒙元鑄幣名片,散落西亞東歐。后人如有幸,續編融合史,人類共命運,世界大同夢。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