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錢幣風格 |
發布日期:09-03-11 16:30:3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明代錢幣,早期與后期的文字、形制都不相同。早期狹輪,文字挺秀;后期外輪變寬,錢文以宋體為主。明初的大中、洪武錢為早期風格的代表,當時各局均有鑄造,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五式,版別較多,如“通”字就有單、雙點之分,背有紀值、紀地及光背等數種,各地所鑄的錢文自成系統,書體各不相同,存世多寡懸殊。偽造者有取常見的浙、豫版改成稀少的京、濟、鄂版,以致面背文字不符,暴露了弱點,如偽錢大中通寶背十掛的面文就完全是浙版的字體。又如偽錢天順通寶是取明末的大順通寶改鑄而成,天順在弘治之前,屬明代的早中期,不應出現明末的錢風,明代實際上沒有鑄過天順通寶。明代錢文為避朱元璋的“元”字諱。一律稱通寶,且直讀(即通寶二字在右、左方);延至清代,錢文仍以直讀通寶為主。直至咸豐發行大錢時有恢復了元寶、重寶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