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銀幣成新寵 晚清民國機制銀元漲瘋了 |
點的,俗稱英文后無點者為,前者發行總量在曲須龍宣統三年銀幣中僅占15%左右,所以 “有點宣三”較 “無點宣三”的價格要高。 民國建立初期,只少量發行孫中山像 (俗稱小頭下五星)和黎元洪像(戴帽和光頭兩種)開國紀念幣,全國各地仍沿用前清銀幣。民國三年(1914年),國幣條例公布,各地造幣廠請領天津總廠所頒之袁世凱像銀幣,廣鑄流通全國。袁像銀幣一套共四枚,其中壹圓型主幣成色0.8900,重量26.4克,俗稱袁大頭,三種輔幣成色均為 0.7000,一角型重 2.7克,二角型重5.4克,中圓 (半圓)型重13.6克。民國前期的銀元貨幣大體上是袁大頭,以及一脈相承的孫小頭和船洋等全國統一貨幣。但民國時期軍閥割據,黎元洪、段祺瑞、張作霖、徐世昌、曹錕等都鑄造過銀幣。 漲勢讓人跟不上 上海拍賣行下月推出的錢幣專場拍賣會,其平均估價相比去年,基本都翻了一倍。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宣統三年大清反龍”銀幣樣幣,其盤龍圖案精美,鑄模深打,龍鱗、云紋刻畫細致,五彩包漿均勻,字體韻味十足,齒邊銳利,品相甚美,屬于完全沒有使用品,被錢幣專家稱之為 “不可多見的珍品”,拍賣底價為100萬元。據悉,北京誠軒拍賣行曾經拍過同一品種的樣幣,其價格如 “芝麻開花節節高”,2006年春拍為18.7萬元, 2007年春拍為29.1萬元, 2010年為44.8萬元。僅僅1年,該品種銀幣樣幣拍賣價上漲何止1倍。 記者發現,拍品中,晚清民國機制銀幣的價格成千上萬者不稀奇,比如民國黎元洪無帽 7錢 2分銀幣起拍價8000元,宣統三年一角銀幣起拍價3000元,民國三年甘肅袁世凱一圓銀幣起拍價4萬元……而一般來說,拍品底價至少比市場價低20%。有時為了拍賣會起 “蓬頭”,起拍價甚至只有拍賣底價的一半,比如宣統三年曲須龍銀幣拍賣底價為10萬元,但起拍價為5萬元。 拍賣價漲得快,市場價更是高。陳克濤介紹,民國三年、九年、十年的“袁大頭”因為存世量多,且大多在市場上使用過,因此其在收藏投資市場的價格長期以來比較平穩,在2005年前的十多年里,一枚價格僅為六七十元;2006年開始價格抬升, 2009年漲到260元左右, 2010年初漲到了450元。當時,藏家們已經覺得頂了天了,不可能再漲了。沒想到,今年 “袁大頭”竟然一飛沖天,漲到近800元一枚。據悉,目前在收藏市場上, “袁大頭”已經是有價無市,所有商鋪只收不賣,期待后市價更高。 銀元走俏有原因 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