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定祥藏錢遇驚險(張春嶺) |
發布日期:11-10-17 08:17:5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張春嶺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1年10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http://www.ccbczpx.com/),謝謝! 收藏故事總會打上深刻的時代烙印。生逢盛世的人們,可能會因為揀漏而欣喜欲狂,也可能會因為吃藥上當而捶胸頓足,而生活在亂世的收藏家們,在戰爭的烽煙里,在兵痞的刺刀前,還可能遭遇生命的危險。著名錢幣學家馬定祥,在民國年間,就多次遇到過這樣的驚險鏡頭。 馬定祥自稱“一輩子都在錢眼里翻跟頭”。他16歲就涉足錢幣收藏,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舉家遷到上海。看到上海實力雄厚的藏家云集,泉友、泉社、錢幣市場十分興盛,他為了滿足自己對錢幣的喜愛,也為了解決生計,便做起了錢幣生意。 做生意免不了走南闖北。特別是北京、天津一帶,一個是千年故都,一個是前朝舊臣和沒落王孫的“后花園”,又是清代戶部造幣總廠所在地,藏有新老珍稀錢幣的大有人在。為了得到更多名貴的錢幣,從1938年開始,年輕的馬定祥夫婦常常攜帶幼兒,奔走在京滬線上。他們擠在火車站成群的難民堆里,將購買來的古錢、銅板、金銀幣,或縫在孩子的棉襖里,或掖在尿布里,有時藏在破臉盆的夾縫里,以防備無數次的盤查。有一次,他們把收來的金銀幣縫在兒子的內衣里,正在火車站等車時,一個日本憲兵突然走過來抱起孩子逗樂,馬定祥緊張得心都提到嗓子眼里!幸好孩子“哇”地一聲大哭起來,還撒了一泡尿,鬼子兵掃興走開后,他們已經變了顏色的臉才恢復正常。 馬定祥遇到的最大一次危險,是和堂弟馬定方一起北上天津、購買大清金幣試樣幣的那一次。那是在1945年夏天,有泉友寫信給馬定祥,說天津的一位美國醫生,因為要回囯,準備出手幾枚珍貴的金銀幣。馬定祥和兄弟興沖沖地趕到火車站,準備北上時,才知道這是不尋常的一天:8月15日,日本鬼子宣布投降那一天。當時的街上沒有了警察,車站沒有了賣票、驗票的,完全是一個亂了套的世界,他們拚命擠上了火車,快到天津時,火車卻被游擊隊炸翻出了軌,原來這車上裝有軍火,游擊隊得到情報,把火車劫了。好在有驚無失,槍聲平息之后,他們抄小路到了天津,總算買到了兩枚珍貴的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五枚光緒戶部銀兩幣。錢到手了,卻回不了上海,因為往南的火車全不通了。他們只好到北京的一位朋友的朋友家時住了幾天,這家的主人是一位前朝遺老,聽說他們回去時要經過濟南,將一臺進口收音機和一封信托他們轉交當時國民政府山東先遣總司令。往濟南的火車通了以后,他們在天黑時到了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