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古泉園地>>古幣知識>>正文
         
        曹魏五銖之謎(葉真銘)
        發布日期:11-08-01 08:29:1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jibi.com 作者:葉真銘
        》一文,認為舊譜多認為“蜀五銖”的小型內外郭五銖錢,應是曹魏明帝時所鑄“曹魏五銖”。但此種觀點和者寥寥,大多數人仍認可其為 “蜀五銖”。

        蜀五銖(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一種觀點認為,“壓五壓金”的五銖錢是魏明帝所鑄曹魏五銖錢。1997年,河南省錢幣學會成立了“曹魏五銖課題組”,組織多位錢幣研究者進行攻關研究,課題組研究的結果,認定一種“壓五壓金”的五銖錢為曹魏五銖錢,并在《中國錢幣》上發表了7篇文章。這些“壓五壓金”五銖錢主要特征是:錢體較薄,鑄造粗劣,錢徑略小,穿孔廣大,不磨邊緣,特別是“五”字右側、“銖”字左側被外廓侵壓(圖二),故稱為“壓五壓金”五銖錢(或稱為“侵輪五銖”)。文章發表以后,贊同者頗多,但也遭到了一些質疑。有人認為這種“壓五壓金”五銖錢,在今河南信陽、江蘇蘇州、江西南昌等東漢錢幣窖藏中發現甚多。也有人認為這類五銖錢常與南北朝時期“公式女錢”、“兩柱五銖”、“四柱五銖”等同坑出土。因之,貿然將“壓五壓金”五銖都定為曹魏五銖比較草率。《中國錢幣》1998年第2期發表杜維善先生文章,認為這種“壓五壓金”型式的五銖錢是東漢時的郡縣五銖(舊譜稱“郡國五銖”)中比較重要的型式。且民間也有仿這類五銖的私鑄。郡縣五銖不但有很長的流通時間,而且是東漢末年至三國年間的主要行用貨幣之一。接著,鄒志諒先生也指出:“侵輪五銖不是某朝某代官方推出的錢幣定式……是東漢晚期至六朝較長歷史跨度時期內非官鑄錢草率行事的產物。”(鄒志諒:《侵輪五銖錢非官鑄論——兼論曹魏五銖》,《中國錢幣》1998年第3期)。文中還對“曹魏五銖課題組”將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兩塊東漢銅母范中的一塊命名為“曹魏五銖陽文銅范”提出了質疑。

        疑似曹魏五銖(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看來要揭開曹魏五銖的神秘面紗,還有賴于未來可靠考古發掘的成果來佐證。

        9 7 3 1 2 4 8 :

        精彩圖片
        9月20日熱門品種點評
        9月20日集幣視點(集幣
        特別推薦
        ·第八屆東方國拍錢幣拍賣會開槌
        ·“鋌”起中華民族的過去與未來
        ·亦剛亦柔 全新 Boy Chanel 手袋系列
        ·雅致秋冬驚艷開場 大牌新品搶先看
        ·收藏彩鉆宜從2克拉開始
        ·經典設計巧出新 珠寶別致新品
        ·金樽獎 找準中國人的口味
        ·價值7680萬港元的珠寶腕表亮相香港
        ·Louis Vuitton 2011秋冬男裝大片
        ·紅鉆價最高 克拉鉆才有收藏價值 低等級鉆更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