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集古錢幣的收藏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是了解每種古錢價值和判斷古錢身價的高低。古錢幣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是根據其珍稀程度決定的。具體掌握的要點是:
時 間
錢幣和古董一樣,年代越久的錢幣就越珍稀,價值就越高,因為年代古老,保存下來的錢幣就越少,物以稀為貴。先秦的布幣、刀幣、蟻鼻錢等價格都比較高。早期的原始布,市場現價均在二千元以上。戰國早期一種“三孔布”現價萬元以上,戰國中后期的“離石”圜錢現價二萬元。但某些古幣雖年代久遠,卻由于其鑄量極大,持續使用時間長,出土數量很多,故其價格不一定比后期錢幣價格高。如西漢五銖在漢代使用300年之久,共鑄五銖280億枚,所以價格只幾元不等。一些朝代或皇帝年號使用時間較短暫,以及執政時間較短的少數民族政權、農民起義政權和地方割據政權所發行的貨幣因流通時間短、數量少,故其價格較高。如宋欽宗的“靖康”年號存在時間僅一年,所鑄“靖康通寶”、“元寶”均被收藏家視為瑰寶,每枚價格達數百至數千元,而普通宋錢只值五元上下。如明末張獻忠農民政權所鑄“西王賞功”銅錢,價格達二萬五千元。我國歷史上幾個少數民族所建立的遼、金、西夏、元等朝代鑄行的錢幣,由于它是小國家,人口少,錢幣需求量少,存世量更少,所以市價很高,珍品也多,如遼“通行泉貨”、“天顯通寶”價均在萬元以上,“天朝萬順”價高達十萬。所以辨別古幣鑄造時間對于判斷錢幣價至關重要。如何辨別古幣的時間:一看年號,唐朝以后的錢幣大多鑄年號,根據年號確定年代。如北宋第一個年號錢為“太平通寶”,取自宋太宗太平興國?穴公元976年?雪元年的年號“太平”。二看書法,古錢幣的書法計有篆、隸、真、行、草、瘦金體六種書體;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書法藝術風格。如瘦金體“崇寧通寶”、“大觀通寶”是北宋宋徽宗皇帝手筆。北宋“紹圣元寶”隸書體錢及“靖康元寶”小平隸書體錢,是稀世之寶,現價三萬元以上,“崇寧元寶”真書體價二萬元以上。三看形制,每個時代的錢幣形制都有明顯不同,如貝幣、布幣、刀幣、蟻鼻錢、環錢等,都和后來的方孔圓錢幣明顯不同,各朝代的方孔錢在形制上也有差異。形制不同價值也不同,有的相差數倍以至數十、數百倍。四看文字,錢背面的文字,既反映年代又是古錢幣珍稀度的重要依據。如“天德重寶”背“殷”現價四萬元;“開元通寶”背面文字是鑄造地,鑄地不同,年代不同,價格也不同。如“開元通寶”背“洛”,鑄地洛陽價為五元左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