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錢二十載發現羊角黃 |
發布日期:13-09-12 09:00:4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綿陽晚報 作者:岳波 |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錢幣文化,收藏中國古錢幣就是在收藏中國歷史!”出生于東北、現在綿陽工作的景占峰從小就對古錢幣十分感興趣,自1991年涉足收藏后,對中國古錢幣的收藏、研究和鑒賞就從未間斷過,在他上萬枚的古錢幣藏品中,年代上至西周,下至明清時期,縱橫數千年的歷史。 景占峰出生在遼寧省朝陽市的一個農民家庭,在他幼年時,當地孩子常玩踢毽子游戲,而手工制作的毽子,一枚小小的方孔銅錢在當時是必不可少的材料。景占峰那時就對精致的銅錢十分感興趣,常常向大人請教錢幣文字的讀法。 1991年,景占峰成為陜西華陰某部一名年輕軍官。華陰春秋設邑,戰國置縣,至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文化底蘊厚重。到部隊不久的一個休息日,景占峰和戰友到華陰市區逛街,無意中發現路邊幾位長者正在兜售銅錢,地攤上一枚枚漂亮的古錢深深吸引了他。景占峰蹲在地上與對方不停聊天,了解到許多古錢幣的知識。最后,他以每枚一到兩角錢的價格,購買了漢五銖、唐開元通寶60多枚。景占峰如獲至寶,回到軍營宿舍細細地欣賞這些精美的錢幣。 從此以后,只要有時間,景占峰便會到華陰的集市上去尋找古錢。周末休息時,他還到當地鄉村尋找藏品,節假日遠赴西安市古玩市場,時間一長,景占峰結識了陜西省許多知名錢幣收藏大家并從中受益匪淺。 陜西作為我國古代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散落民間的歷朝錢幣非常豐富。隨著收藏水平的逐漸提高,景占峰開始系統收集研究先秦、兩漢、隋唐等朝代的錢幣,尤其是在半兩錢的研究方面頗有成效。 半兩錢當年在陜西較為常見,是一種記重方孔圓形貨幣,戰國至西漢時期長期流通使用。秦統一中國,廢除了刀幣、布幣等東周諸侯國貨幣,統一使用半兩錢,西漢建立初期繼續鑄造使用,開創了中國2000多年沿用方孔銅錢貨幣的歷史。由于流通時間長,半兩錢在鑄造過程中,形制、版別、重量五花八門,其準確的斷代和辨偽一直困惑著許多錢幣收藏愛好者。景占峰在專題收藏半兩錢過程中,翻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請教了多位錢幣專家,練就了一眼辨真偽的功夫,并能準確區分出秦國半兩、秦朝半兩、西漢半兩。在華陰工作十多年時間,景占峰共收藏有300余枚不同時期、不同版別的半兩錢,其中還有難得一見的珍品。他專門將這些錢幣裝訂成冊,寫上每一枚的具體特征,珍藏至今。 2003年,景占峰轉業到綿陽政法系統工作,天府之國歷史悠久,古錢幣收藏愛好者眾多,這些錢幣從制作工藝到文字風格都與中原文化區域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