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后號”帆船紀念幣雜談 |
發布日期:03-10-02 11:1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錢幣上的重大歷史事件:
中美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中國皇后號”帆船紀念幣雜談
作者:周宏遠
中美兩國的首次通商是從1784年開始的。那時,美國剛剛獲得獨立。在這百廢待興的日子里,美國的一些人士便急于要同遠在萬里以外的中國通商,確實是頗有遠見卓識的。
擔負這次具有歷史意義通商的是一艘原在海軍服役的帆船,改裝后被命名為“中國皇后”號,含有對中國皇室尊重之意。船長格林也是從海軍中挑選出來的,他從國會獲得了一張“海上通行證”。這張證書寫得很特別,它沒有指定呈給誰,而是寫上了“致審閱或聆聽宣讀海上通行證的最尊嚴、偉大、圣明、光榮、高貴、尊崇、賢達和謹慎的皇帝、國王、共和國首腦、親王、公爵、伯爵、男爵、貴族、地方首長、議員”等一大串稱呼,充分顯示了美國人幽默的性格。那時,由于海盜異常猖獗,因此為了保證安全,“中國皇后”號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作為戰船時的全部武器。
1784年2月22日(清乾隆四十九年),“中國皇后”號離開了紐約港,滿載著人參、皮革、毛衣、胡椒、棉花以及鉛等商品,駛往中國。一百五十天后,該船才望到了爪哇島,此島后來便成為對中國貿易的海上航道的“路標”。
這一年的8月下旬,“中國皇后”號終于到了當時作為中國海上門戶之一的澳門,在這里取得了一張蓋有清廷官印的“中國通行證”,獲準進入珠江。在一名中國引水員的帶領下,經過一天的航行,抵達廣州的黃埔港。進港時,“中國皇后”號鳴禮炮十三響(代表當時美國的十三個州),其它停泊于港內的各國商船也鳴炮回禮。格林船長曾有一則這樣的手記:“‘中國皇后’號榮幸地升起了在這海域從未有人升起或看見過的第一面美國國旗!這一天是1784年8月28日”。
四個月后,“中國皇后”號的貨物已全部脫手,并采辦了一大批茶葉、瓷器、絲綢、象牙雕刻、漆器、桂皮、玉桂和繡金像等中國的特產,于1785年5月11日回到紐約,往返歷時一年又兩個月。由于返航遠,船的噸位小,“中國皇后”號此行的贏利不多。但卻以其特殊的意義,載入了中美兩國交往的史冊。
為了紀念中美兩國關系史上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我國于1986年發行了一枚面值5元的“美國‘中國皇后號’帆船紀念銀幣”(非流通)。該幣(發行量為62000枚,重23.994克,成色為90%,直徑36毫米,由沈陽造幣廠鑄造)正面主景圖案為中國的萬里長城,國號及發行年號;背面主景圖案則為揚帆遠航的“中國皇后號”、文字說明及面值等[如圖]。
屈指算來,自“中國皇后號”抵華,中美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已將近二百多年了!在這兩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中,中美兩國關系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值得兩國的政治家和人民去認真總結。
寫作參考:
《大千世界——奇人怪事趣聞集錦》:于洪、蔡紹文編(春秋出版社)
|
上一篇:西班牙發行獨立戰爭200周年紀念金幣 |
下一篇:法國發行的世界藝術經典紀念銀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