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美股北京時間25日訊 目前,盡管信用卡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其他各種電子支付手段也日益發展,但是日本人對1萬日元(582元人民幣)面值紙幣的需求卻穩步增長。
彭博刊文指出,乍聽起來,大家想要更多的現金,這應該是一件好事,但一些經濟學家卻表示了深深的憂慮,因為在他們看來,日本家庭是更愿意將現金儲藏在家里,而不是將其用于投資或者存入銀行賬戶——這就意味著,這些錢將處于完全靜止,不會回到金融系統中,不會投入有生產效果的用途。
對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他的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而言,這顯然是個大大的壞消息,因為他們正在努力試圖刺激消費,讓跌跌撞撞的經濟再膨脹起來。
日本的現金總量接近100萬億日元(8900億美元),大約相當于其經濟總量的五分之一。2015年當中,1萬日元的最大面值鈔票數量增長了6.2%,創下了2002年以來的紀錄。
榮工舍的數據顯示,他們的保險箱出貨量去年秋季以來翻了一番。這家東京公司的銷售主管石井努解釋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日本政府的個人編號新政。
1月間,日本開始推出類似于美國社保號碼的身份編號,希望能夠借此對橫跨醫療、稅務和社會福利等政府服務多領域的財務數據進行再審核。盡管這一新政還沒有覆蓋到銀行賬戶,但很多人已經開始擔心政府可以了解人們在銀行里到底存了多少錢,于是一些人開始提出現金,放進自家的保險箱。
日本央行上個月宣布了負利率政策,顯然很可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盡管政府已經明確表示,負利率政策絕不意味著普通儲蓄者需要為了存款倒找錢,但在一些銀行賬戶中,利率已經低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0.001%,卻是不爭的事實。
“負利率政策很可能會進一步強化日本家庭在家里保存現金的偏好。”第一生命研究所經濟學家熊野英生指出,“整體而言,將更多現金放在家里的趨勢正反映了普通日本家庭對經濟前景的憂慮。這可不是什么好事。”(子衿)
來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