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ne Magritte 1898-1967
他可能是比利時歷史上最有名氣的畫家了,其繪畫風格獨具一格.很久以前我就十分喜歡他的作品,小時候看到他的作品,比如巖石,城堡飛在天空,給我一種新奇的感覺,但是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加,我再回過頭來欣賞他的作品時,卻有了不同的感受,雖不像達利那樣具有強烈的感染性,但是他的作品的時候卻經常能夠使我想到很多現實問題.(雖然他的創作風格被人們稱為超現實主義)

我想到了天氣晴朗時的商業街,那種人山人海的感覺.以前我看過何懷宏的哲學,他覺得未來會是一個每個人都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時代,當然我明白這個意思,卻總是怕人們會被淹沒在人山人海中,成為瑪格麗特畫筆下的人物:當我看到500法郎背面的時候,我看到的每一個人都穿著同樣的衣服,一樣的沒有面孔,就好象一個機器的零部件,終日在不停的轉動,當其中一個部件壞掉的時候,就會有新的部件接替上.我不知道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奇異的感覺,但是我確實懼怕有一天,人會變的趨同化,雖然現在物質條件豐富,但人卻變的越來越相似,每個人似乎都在忙碌著,學習,工作,買車,買房子,度假.這一切在百年以前就出現在了瑪格麗特的畫筆之下,看這幅畫,除了時間和空間不同以外,人與人之間還有什么區別嗎?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Golconde,比利時500法郎的背面,選擇了這幅瑪格麗特名畫的局部。當然在紙幣上,給我的是一種非常時尚,現代的裝飾效果,也可以說是我所見過的紙幣中,最具有現代特色的。這幾個戴著禮帽,穿著黑色西裝的,其實就像一個一個的上班族,背景是一個個窗戶象征著千家萬戶,藍色的主色調絕非是白天,而是夜晚,可以看到,窗中亮著燈光,一個個上班族正在著急趕回家中休息。這就是現在所有上班族的共性吧,終日忙碌著工作生計,但是內心可能最盼望的就是早些回家,或與家人團聚,或開始自己的夜生活——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這種生活方式或是無奈,或是自愿,當然,一切都盡在紙幣中,成為那個戴著禮帽,穿著西裝中的一份子。
不過就我本人來說,真的很懼怕這一天的出現,而且現在就有這種苗頭。我每當看到一些電視,一些圖片,看到某些大型城市假日的游泳館(比如日本東京的游泳館),北京的醫院,春節前火車站中排隊購票,以及自己親身經歷北京早上7-8點的地鐵站,超市的打折活動——這種人山人海,所有人都要做同樣一件事,這種感覺真的如同噩夢一般。不知道每天睡到自然醒,從未經歷過排隊看病,堵車,每天可以散步、跑步或者夢游上班的我,假如有一天節奏突然變快,或者我想要換一個生活環境之后,我能否適應這一切。
當然,瑪格麗特的畫作本意并非如此,以上只是我在他的畫作中摻入了自己的一絲擔心憂慮,以及一些感受。當然可能有些人的感受遠比我深刻。希望各位能夠享受比利時500法郎的藝術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