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波瀾再起 資產“避風港”效應幾何? |
發布日期:08-11-25 09:01:59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道通暢,國內黃金投資正在越來越便捷。
就在幾天前,上海黃金交易所宣布,對個人客戶開放Au99.95實物黃金品種交易,交易單位為1千克/手,交割標準為成色99.95%以上、標準重量3千克的標準金錠,提貨量須為3千克及其整倍數。 這也是繼Au99.99、Au100g兩種交易所黃金品種之外的第三個向個人投資者開放的黃金交易品種。上海黃金交易所新聞發言人童剛表示,目前交易所增加面向個人客戶的黃金投資品種,主要是為了推動國內黃金個人投資市場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分析,比較先前開放的兩個個人黃金投資品種每手100克的規定,Au99.95每手為1千克,基本投資門檻高了十倍,一手至少要十多萬元,此舉也是引入高端個人投資者參與國內黃金投資的舉措。 而且,目前國內黃金投資的另一個熱點是,今年以來,隨著金融動蕩加深,國內實物黃金需求量居高不下,“藏金于民”的效應十分明顯。 今年以來,國內各地關于普通消費者一擲千金買金條的報道屢見不鮮,隨著近期金價走低,國內金飾零售業出現回暖。就在不久前,100公斤“金條王”亮相京城,引來不少人關注。而在全國市場上,500克、1000克的“大金條”持續熱銷。 “本來中國人就有藏黃金、壓箱底的傳統,本輪經濟動蕩加劇了這種實物黃金的投資需求。”黃金業內權威人士說,今年國內實物黃金銷量大大高于往年,主要是普通投資者保值需求推動。隨著本輪金價走低,將大大刺激新的實物黃金投資熱。 他分析,我國目前人均黃金擁有量不足一克,空間非常大。 “普通投資者可以把黃金作為個人資產的一個配置品種,通過中長期投資,其保值避險價值將得以體現!鄙虾=鹑趯W院副教授王慶仁博士認為,目前國內出現的實物金條逆市銷售熱潮其實就反映了這一點。 新華網
|
上一篇:非對稱性貨幣戰爭重啟 黃金有望“王者歸來”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