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老人投億元炒金無下文 金礦許諾送金條 |
發布日期:08-12-30 17:20:0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 |
遠赴內蒙古參觀金礦,受到高規格接待,得到年底送金條承諾 數百老人投億元炒金無下文 本報訊 見習記者/張鵬記者/謝慶裕實習生/鐘丹 “我們要討回我們的血汗錢!”站在廣州市天河北光大銀行大樓的臺階上,有人大喊。兩條橫幅上“億元特大詐騙案”、“追討億元血汗錢”等字眼,反映出他們的遭遇和要求。 昨日清晨,數百名老人聚集在天河北光大銀行門口,要求廣東大塊金公司給他們一個說法。據稱,警方已經介入調查這宗涉及金額達1億多元的案子,老人們也已向公安部門報案。 誘惑 托管“炒金”30萬元換回5萬 “大塊金理財,您的淘金專家。”聚集的人是從這張誘人的傳單開始一步步“入彀”的。 趙老伯是大學退休老師,他是從街邊收到這張傳單的。傳單上印有黃燦燦的金條,大塊金強勢的理財宣傳,18%到25%的投資高回報,此后頻繁的電話讓趙老伯逐漸動心。 “謹慎”的趙老伯先投5萬元“試水”。第一季度按照之前一個季度分一次紅的協議,趙老伯順利收到了分紅。也就是從2006年5月投入第一筆錢開始,趙老伯像上了癮一樣欲罷不能,此后他相繼分3次將30萬元投了進去。 事實上,趙老伯的遭遇很有典型性。大多數投資的老人起初也對高回報半信半疑,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從第一筆投資開始的。“炒股、‘炒基’太麻煩。這樣的托管理財省事又賺錢,總比放在銀行好。”趙老伯的想法代表了普遍的心態。 好景不長。2008年8月到了分紅利的日子,“錢怎么還沒有到賬?”在趙老伯一再的電話催促之下,拖了將近一周之后,趙老伯收到了最后一筆分紅。趙老伯先后總共得到5萬多元。 比趙老伯更慘的是,一些老人投了一年一分紅的項目,現在已是血本無歸。 受騙 個人最高投資600萬 據記者現場調查,聚集討債的多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其中有不少是華師、華工、華農、暨大等高校的退休教師及親屬。據牽頭人粗略統計,昨日到場簽名的投資人達300多,涉及資金超過1個億。在這些老人中間,最高有人投資近600萬元。即便是數額較小的“散戶”,投資也在10萬元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