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筆者對“精衛填海”這個大名鼎鼎的神話故事之最初印象,就來自于陶淵明的這兩句詩,短短十個字,卻隱隱透露出幾分哀婉和悲戚。后來讀了《山海經》,品出另外一番滋味。《山海經》曰:“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這個故事字數不多,但是畫面感很強,面前仿佛出現這樣一個場景:海面波浪劇烈翻滾,巨大的海浪瞬間吞沒了這個小女孩嬌弱的身軀。而她的靈魂卻沒有消亡,而是化成了一只精靈的小鳥,花頭、白嘴、紅足、黃毛,她哀嘆自己年幼的生命戛然而止,卻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痛恨無情的海浪波濤,痛恨世事無常人命脆弱。為了后來人不再遭受她的遭遇,所以她無數次奔波于西山和東海之間,銜來石子、木棒,日升月落,星稀風平,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她從未放棄自己弱小稀薄的努力,希望就此填平東海,還人間一個太平安寧。這就是警衛填海的故事,世人常因此嘆息,更為它銜石填海的執著精神而感動。
這個雖然悲傷,卻充滿正能量的神話故事,就是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精衛填!1盎司彩色銀幣(下稱“精衛填!辈抒y幣)的創作來源。
欣賞這枚“精衛填!辈抒y幣,是在讀過詩句、看過原文后,于是又多了一些新的味道。
首先這枚銀幣真的很美,因為是中國古代少有的關于海洋的神話故事,所以它其中的素材內容豐富廣闊,意境博大精深,蘊含了一個廣闊無垠的美學空間,這枚彩色銀幣的美,包括了精衛這個人物的形體美,海洋這個背景的線條美,浮雕本身的造型美,色彩運用的聲色光影美,能夠喚起欣賞者的無限遐思,也能激發我們對于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斗雄魂,產生的無比自豪。
精衛這個神話人物,設計者并沒有將她設計成神話故事中的“女娃”或“少女”形象,而是將她設計成一個豐滿柔媚,充滿著成熟女性魅力的成年女性形象。個人認為這么定位,更多是的凸顯精衛的女神色彩和人格魅力,較為成熟的年齡定位才能夠呈現飽滿的身體曲線,青春的氣質魅力,以及更具有渲染力的精神氣度,這一點很重要。一個以成年女神形象出現的精衛,更具有代表性,她是中華民族偉大女性的縮影。
銀幣畫面上的精衛高高飄揚在波浪翻滾的海面上,她以抗爭開放的姿態擁抱著正在肆意囂騰的東海,雙臂完全展開,一曲三折的中國繪畫人物曲線造型,令人想起拍擊春潮的岸柳,也令人想起破開春曉的露珠,那么柔媚優雅,完全體現出東方女性纖細柔弱卻韌性無比的體態體格。她的背上生出了雙翅,但卻那么柔弱,似只要稍微一用力就能折斷,令人想起神話故事中那個早夭的“女娃”,但又充滿了堅固靈巧的曲線力量,即使被人折斷卻永遠無法被折斷靈魂。她的面部肌肉很飽滿,如果用言情一點的說法就是“吹彈可破”,下巴曲線形成一道婉轉的弧線,一雙點水眸風情萬千,肌膚白皙豐唇紅艷,整個面部五官都是典型的中國鵝蛋美女的標配。雖然精衛的人物塑造完全展現了她成熟女性的魅力,但是設計者并沒有忽略她作為神話故事中女神的那部分,她的神態莊重肅穆,眼神不怒而威,透露出圣潔輝煌的女神那一面。
幣中的精衛,不僅是一個典型的東方女性,她更是一個高遠神秘的遠古女神。服飾裝扮的豐富多變,是塑造精衛人物美的關鍵一步。那淡淡胭脂色的,嫵媚如美人蕉春日初醒時的一抹春痕,這是精衛寬大華服的顏色。華麗如魚鱗狀的背裙是清雅的淡綠色,杏黃的就如迎春花一般的是飛舞裙帶,頭發是水綠色,充滿了生命的原始力量,背上雙翅是天藍色的,就如雨過天青時天空的顏色,頭上的花環,桃紅、淡黃相間,這其中的色彩層次如此豐富,色質如此綺麗,清雅嬌柔有之,艷麗嫵媚也有之,這種色彩的搭配和運用,真正體現了國產色彩移印工藝的發展水平。
說過了精衛這個人物的形象美以后,海洋作為背景,在這個海洋神話故事中當然也是重要一環。設計者并沒有忽略這一點,彩銀幣上,以海洋作為背景,才使她的線條美令人難以忘懷。海洋是大自然最神秘也最莫測的部分,它平靜時讓人沉靜遐思,它喧囂時吞沒無辜生命,但就是它的無法預測難以征服,才襯托出“精衛填海”這個故事的精神力量。所以設計者用多層翻滾的橢圓形、水卷紋來展示海洋這個神秘的角色,這些連續組合的波浪紋路,細膩流暢,又曲折多變,仔細看其中,有云水紋、波浪紋、孤旋紋等等,反映出海浪劇烈翻騰時的飄動沉浮,這些靈動變幻的線條紋,具有大自然浩淼莫測的神秘力量,富有動感和靈氣,讓人能夠真切感受到“精衛填!钡碾y度和偉大。從色彩運用來說,海洋這部分,色彩用的不多,藍色的明亮度配合表現海浪,白色表翻到頂峰的浪頭,體現出海洋的深邃自然。
這枚彩銀幣的浮雕線紋以及色彩布置,都展現出了純真夢幻的藝術意境,而且形神兼備,雅趣盎然。細節的動作設計得也非常合理,精衛漂浮在波濤翻滾的海面上,她凌空擲下了一粒小石子,就是這個“擲”的動作,顯得如此決絕而又堅忍,帶著力度和速度感的筆觸劃出了土黃的小石子,米粒大的小玩意卻旋起了一個圓形的空間,設計者用類似飛白的手法給這枚彩銀幣留下了一個深邃浩大的盤旋空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這組民間神話形象,在海天之間洋溢著一股勃勃的生命的力量。服飾細節和動作細節上的籌謀經營,加強了空間的透視感和回旋感,這枚彩銀幣里色彩的質感雖起著主導,但那不經意的寫意所帶出的氣韻卻起了重要的強化作用,讓欣賞者在鑒賞過程中腦海里立刻聯想出無盡的藝術意象。
許多研究者都認為,精衛填海反映的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滄海固然浩大,但精衛填海的意志比滄海還要浩大,它充分體現了神話英雄的戰斗精神,反映了原始民族不屈不撓的品格。“精衛填!辈抒y幣所展現的就是這種博大無窮的精神力量,如一幅美麗夢幻卻永恒不朽的神話畫卷,這個脆弱到極點卻又堅強到極點的海洋女神,永遠飄拂在我們的遐想之中,演繹著千古壯歌。(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李蘊)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