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名畫,再觀熙載風流清曠——鑒賞中國古代名畫系列(韓熙載夜宴圖)5盎司彩銀幣

        中國金幣網 17-02-12 11:04:07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韓熙載夜宴圖》作為五代十國的名畫,以屏風、案幾等最常見的飾物作為每一階段的分割點,其中人物神色、線條結構等無不顯精妙。為傳承中國的古代繪畫藝術,展示古代名畫的風采,中國人民銀行于2001年6月15日發行了中國古代名畫系列(韓熙載夜宴圖)彩色紀念銀幣。

          這枚紀念幣銀幣的正面圖案是唐代長安大明宮含元殿,畫面以一個傾斜的視角將含元殿展現在我們面前,下方有一片留白,使得含元殿的壯闊之勢一覽無遺。翔鸞、棲鳳兩閣屹立左右,其壯麗之景,如李華在《含元殿賦》中描寫的那樣:“左翔而右棲鳳,翹兩闕而為翼,環阿閣以周墀,象龍行之曲直。”如此可見,兩閣與含元殿之間有龍尾道左右聯通,古人工匠的設計之巧妙,令人嘆為觀止。紀念幣圖案中,殿閣的上方有白云翻卷而過,雄渾壯闊的氣勢下,又不失風云變幻、滄海桑田的悲壯。可以從紀念幣上看出,含元殿作為主殿,與左右二閣形成“凹”字形,傳承了周漢以來,“闕”制的宮廷建筑形態,如此大氣的設計,除了設計建造者的巧奪天工,還體現了大唐盛世的輝煌。古人形容含元殿的氣勢“如在霄漢”,實不為過。在含元殿的上方,分別刊有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年號“2001”。

          銀幣的背面是《韓熙載夜宴圖》中第四段——清吹的內容。此時的韓熙載頭戴幞頭,身穿黃色襕袍,手持蒲扇,坦胸盤膝,坐于椅上,黑色的胡須自然下垂,眉目間有些許惆悵,正向面前的侍女交待著什么事情。侍女身穿藍色上襦,桃紅色繡花下裙顯得身姿窈窕,手臂上挽著桃紅色繡花披帛,顯得沉穩干練。旁邊的侍女上襦與下裙自成一色,藍色的上襦和下裙配上黃色繡花裙頭,別有一番風韻。她手持長扇,扭頭似與韓熙載身后的侍女交談,身后的這名女子身穿對襟白色繡花上襦,下裙乃是藍色為底,白色團型繡花,褐色披帛挽在手臂間,恭敬地立于韓熙載身后。
         
          韓熙載正前方有五位女子坐于一排,三人吹篳篥,兩人吹橫笛。最前面的演奏者身穿綠色上襦,紅色下裙配著黑色裙帶,不顯俗氣又大方得體,第二位演奏者身著白色襦裙,豎吹笛。第三位演奏者目視前方,身著藍色上襦,黃色下裙,身形消瘦。最后兩位演奏者互相對視,衣服顏色鮮明亮麗。她們的旁邊有一男子坐于凳上,配合五位演奏者打板,他身著青黑色圓領袍,神情嚴肅。
         
          顧閎中的這幅畫作乃是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所做,畫作中人物神色自然,色彩鮮明,不愧為五代十國的名作。畫作中,韓熙載看似歌舞升平,生活荒縱,實際上歷史中的韓熙載才能超群,是為了避免李煜對北方官員的猜疑,才扮成醉生夢死的生活狀態,猶如季夏之月,腐草為螢,在荒縱的生活中尋找生機。螢從腐草與爛竹根中獲得生命,韓熙載則在醉生夢死的假態中尋找生機,尋求自保,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大智慧呢?
         
          該枚5盎司彩色銀幣,在方寸之間將《韓熙載夜宴圖》完美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銀白色的底色又讓原畫作整體的畫面感得以提升,使圖案顯得大氣高雅。透過銀幣的圖案,我們除了能感受到畫作的精美和繪畫技藝的精湛外,還深深地被那段遠去的歷史所吸引,并陶醉其中,浮想聯翩。(供稿:湖南省金銀閣錢幣有限公司  作者:虞陵輝)

          來源:中國金幣網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