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精品賞析>>正文
         
        對話太室闕——賞析世界遺產(chǎn)“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5盎司紀念金幣
        發(fā)布日期:11-08-29 12:04:52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wǎng) 作者:
        僅就“太室闕紀念金幣的背圖而言,前沒有鋪墊,后沒有襯托,是非常簡潔的畫面。只有各立一側的兩面闕墻,孤立無華的兩面闕墻?缭浇鼉汕陼r空,帶著歷史的滄桑,帶著冷靜的觀察,堅守于中原大地,堅守于中岳廟門前500米中軸線上。
         
            其實,它看上去似乎更是一種對話,兩面闕之間的對話。天文與地理的對話,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話,建筑與神學的對話,藝術與文化的對話,現(xiàn)代人與先祖的對話。
         
            太室闕,始建于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初為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與少室闕、啟母闕并稱“中岳漢三闕”,也是我國僅存的時代最早的廟闕。高亨注《易·說卦》“門之兩旁筑臺,其臺謂之闕,亦謂之觀。艮為山。門闕高崇,似兩山對峙,故艮為門闕!标I的象征意義遠大于實用意義,立于城、宮、廟前甬道,是一種威嚴,一種氣場,一種氛圍。在彼時,在此地,更是中國古代國家級祭祀禮制建筑的典范。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世界遺產(chǎn)——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金銀紀念幣5盎司金幣背面圖案
         
            “太室闕”紀念金幣的幣面,變化的是位置,本是并排而立的太室闕,在設計者筆下,或向右,或向左,分別傾斜了45度。太室闕分東西二闕,東闕高3.92米,西闕高3.96米,兩闕間距為6.75米。變化出于設計的需要,出于展示的需要,也出于觀賞的需要。作為建筑本身,太室闕是樸素的,平淡的,蘊含于其中的豐富的歷史信息與文化信息,需要有一個特別角度將它釋放出來。這個角度,以藝術創(chuàng)作語匯,叫作“眼”。眼能看遍一切,眼能看透一切,位置變化后的太室闕,就如此坦誠地將自己袒露于天下。
         
            太室闕闕體結構,分闕基、闕身、闕頂3個部分。同一個闕,又分“正”與“子”兩個區(qū)域,正闕高,8層,在內;子闕低,緊靠正闕,在外。兩闕闕身連為一體,用長方形石塊壘砌而成,頂為四阿頂,子闕為半。四阿頂又叫廡殿頂,在中國傳統(tǒng)屋頂中,屬級別最高的那種,僅次于皇宮主殿的重檐廡殿頂!疤谊I”紀念金幣的位置之變,將太室闕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一覽無余展示在世人面前。不僅如此,它還以貴金屬貨幣鑄造浮雕工藝之長,利用高低深淺層次的變化,將兩種價值無限放大。幣面之上,我們甚至可以清晰看到太室闕四阿頂仿木構建筑的正脊、垂脊、瓦垅、瓦當和檐下椽。放大了太室闕,放大了的漢代建筑風格,讓我們穿越時光,體驗東漢藝術的魅力與風采。
         
            構成“太室闕”紀念金幣幣面另一元素,是疊加方位圖中點綴的太室闕畫像石裝飾圖案,一為變形的虎首,另一為騎馬的人物。太室闕闕身四面的淺浮雕畫像,是太室闕建筑的另一閃光點。內容分三大類,分別為動物畫像、生活畫像、風俗畫像。動物畫像最典型的,是具圖騰意味的四靈圖,既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它的崇高地位不可替代,已經(jīng)內化為中國民眾根深蒂固的信仰。生活畫像與風俗畫像相互融合,包括各色人物、車馬出行、馬技、劍舞,等等。這些淺浮雕畫像線條粗獷古拙,筆觸雄渾夸張,形態(tài)生動,畫面精美,真實而原始地記錄了漢代貴族的生活場面。
        9 7 3 1 2 4 8 :

        精彩圖片
        “孔子紀念大銅章”隆
        8月27日集幣視點(集幣
        特別推薦
        ·“孔子紀念大銅章”隆重上市
        ·辛亥革命金銀鋌,樸素真切地紀念
        ·西藏,如油畫般濃烈的民族氣息
        ·世界遺產(chǎn)—登封“天地之中”金銀幣隆重發(fā)行
        ·精粹:閆柳群布局下半年投資思路
        ·在中國寫下銷量神話 拉菲27年漲1600%
        ·2011版熊貓金銀幣增量大家談之三
        ·意大利葡萄酒的精髓之圣瑪格麗特
        ·妙在隨心所欲 威士忌鑒賞法則解析
        ·看耳飾七十二變 造型豐富的名牌耳飾大盤點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