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將至,馬文化再受關注,有關馬的文化歷史及傳奇故事,感人至深,給人們留下無數激情澎湃的神奇佳話。馬的聰明、勇毅、忠誠、耐勞的特征,又給人們留下了無盡而又永恒的思考與啟迪。
在我國,人們早就與馬結下了不解之緣。人們的耕作以馬,放牧以馬,乘行以馬,運輸以馬,甚至娶親以馬。對馬的崇敬與崇拜有祭祀馬神的習俗。在民間版畫上有水草馬明王的形象。舊時車馬店,馱運幫,騾車夫,馬驢騾商販以及使用馬騾驢畜力的磨油、磨面、磨豆腐等店鋪作坊,都祭祀馬明王。在生產力發展落后的遠古時代到當今世界,馬與人類關系十分密切,在家畜中占據著其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草原人們的觀念里,馬是吉祥的化身,興旺的象征,因而馬步成為蒙古族舞蹈的主要內容。蒙古族地區流行著“牧馬舞”、“厄拉特走馬舞”、“祭馬舞”等,主要就用的是馬步,即用舞蹈步伐模仿馬的各種姿態和動作,其動作包括輕騎馬步、奔馳馬步、刨吸馬步、技巧馬步等。時至今天,在鄂爾多斯高原還保留著供奉祿馬的習俗,這可以說是蒙古族馬崇拜的遺跡。每年正月初一,每戶人家都要在自家門外供奉祿馬的泥臺之前舉行儀式,以示新年來到,并高舉天燈,叩頭禱告,希冀新的一年人畜無病無災,國泰民安,大吉大利。
傳承文化,歡慶馬年,中國人民銀行于10月10日發行了中國甲午(馬)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16枚,其中金幣9枚,銀幣7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以貴金屬為傳播形式,延續著馬的文化與精神。
5盎司圓形銀質彩色紀念幣的背面中,一匹帶著傳統色彩,五彩斑斕的剪紙馬呈現在幣面上,非常精美生動的展示著中華民族濃濃的傳統特色文化,更為人們帶來了吉祥與祝福。幣面背景以本色浮雕的花簇為襯托,顯得秀麗而淡雅,叢叢簇簇的花朵極力地向四周舒展綻放著,生機勃發,嬌媚的花瓣閃耀著美麗的光彩,給幣面增添了無限的活力,好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
與繁花互相輝映的是一匹大紅馬,它以中國傳統的形式呈現,展示著馬溫順、善良、高貴的一面,賦以的大紅之色營造了歡樂的喜慶氛圍,紅色寓意著一切美好的事物,象征著熱情、活力以及堅定,寓意著又將是美好幸福的一年。馬的體型飽滿優美,低垂著頭,仿似在沉思著,寧靜而安詳,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顯得波瀾不驚,四肢修長而有力,步伐輕靈優雅,再襯以彎曲細長的頸項,勾畫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線,永遠是一副高貴的姿態,氣質幽雅灑脫。馬身上以蓮花為裝飾,紅綠青黃相間,蓮花綻放,花朵艷麗,清香遠溢,十分高雅,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