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精品賞析>>正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賞2001中國民俗系列中秋節紀念銀幣
        發布日期:11-09-26 17:26:1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狄文琦
        關于中秋節的記憶,是從小時候吃月餅賞月時開始的。那時,對于中秋節的了解還十分有限,有關它的一些傳說、文化背景更是不得而知。直到上學后,讀到描述中秋的一些文章,才漸漸對這個傳統佳節有了比較深入、全面的認識。  

            中秋節古已有之,與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演化而成的。它的前身是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就有“中秋”一詞的記載。隨后,貴族和文人們開始仿效,他們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一輪明亮皎潔的圓月,一邊觀賞祭拜,一邊抒發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慢慢傳到民間,形成了一個傳統的活動。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所重視,也是從那時起,中秋節被固定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它也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時至今日,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我們都要與家人共度中秋佳節,中秋節已成為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為了弘揚傳統民俗文化, 2001年9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新世紀的第一個中秋節到來之際,發行了一枚中國民俗系列(中秋節)紀念銀幣——《花好月圓》。該套紀念銀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精制制作,含純銀1盎司,成色99.9%;形狀為圓形,直徑40毫米,面額10元。它是央行發行的第一套中國民俗系列題材紀念銀幣,對于弘揚民俗文化、豐富貴金屬紀念幣的發行題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由于其文化格調高、設計制作精美、表現主題為大眾所熟知,中秋節紀念銀幣自面市后,受到金銀幣集藏愛好者們的普遍歡迎和青睞。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中國民俗——中秋節紀念銀幣正面圖案“廣寒宮” 

            紀念銀幣正面圖案為廣寒宮,這樣一個原本虛幻的建筑,在設計者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下,如此形象地展現在了世人面前。設計者在幣面微凸的球面上精雕細刻,運用明暗對比的反襯手法,使廣寒宮的結構、材質得以立體的呈現,給人意境深遠的感受。煙波飄渺的云飾在廣寒宮四周環繞,讓整個畫面充滿了仙氣,觀賞者仿佛被帶入到了這一輪明月上的仙境之中,頓時,腦海中浮想聯翩,所有關于中秋明月的神話傳說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連串奇特的畫面。我想這就是鑒賞中國貴金屬紀念幣所產生的神奇效果,它能給人帶來豐盛的精神食糧,喚起許多沉睡在我們記憶深處的那些美好記憶,具有獨特的魅力。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中國民俗——中秋節紀念銀幣背面圖案“花好月圓” 

            背面圖
        9 7 3 1 2 4 8 :

        精彩圖片
        9月26日集幣視點(集幣
        9月25日集幣視點(集幣
        特別推薦
        ·國際鉆石報價漲幅逾三成 教你怎么投資鉆石
        ·東方國拍第八屆錢幣拍賣會綜述
        ·央行發行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銀幣
        ·“鋌”起中華民族的過去與未來
        ·亦剛亦柔 全新 Boy Chanel 手袋系列
        ·雅致秋冬驚艷開場 大牌新品搶先看
        ·收藏彩鉆宜從2克拉開始
        ·經典設計巧出新 珠寶別致新品
        ·金樽獎 找準中國人的口味
        ·價值7680萬港元的珠寶腕表亮相香港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