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收藏源遠流長,珍品精品美不勝收,但一說到收藏珍品精品,多數人均想到古文物上,其實,在現代藏品中,也有珍品,我們的面前就擺著一套珍品-----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紀念幣。此套幣洋洋大觀,共發行十組,48個名人會聚其中:
有關人物如下:
1984年:秦始皇、將軍俑、跪射俑、牽馬俑、武官俑
1985年:孔子、 老子、屈原、陳勝、 吳廣
1986年:劉邦、 祖沖之、張衡 、 司馬遷、蔡倫
1987年:李世民、李春、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杜甫、李白
1988年:趙匡胤、畢升、 岳飛、 蘇軾、 李清照
1989年:成吉思汗、忽必烈、關漢卿、郭守敬、黃道婆
1990年:朱元璋、李自成、李時珍、羅貫中、鄭和
1991年:康熙、 洪秀全、林則徐、宋應星、曹雪芹
1992年:武則天、鄭成功、蕭綽、王昭君、蔡文姬、花木蘭
1993年:毛澤東、李大釗、周恩來、朱德、 劉少奇
縱觀中國藏品中,反映一時一地一人一物一事一景為多,但此套幣所反映的時空卻是空前絕后的,主要表現在:
1)、跨越時間:從秦皇朝一直到新中國,歷時兩千多年。
2)、跨越空間: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各地域均有,涵蓋了整個中國大地。
3)、跨越民族:多個民族人物出現在幣上。
4)、跨越領域:政治、軍事、科學、文化等人物集中亮相。
5)、中國唯一一套如此多的名人同時出現在一套藏品上。
6)、量少,最少為第 4組李世民金幣1300枚,同組銀幣均為4000枚。
此套幣發行時間長達十年,從1984年起至1993年結束,可能是中國藏品史上系列套品發行時間最久的一次。
但有些問題不得其解:
1、既是歷史人物,應是每枚幣均代表一個真實的名人,但第一套幣里只有秦始皇,而其余四枚銀幣均表現的是四個陶俑,陶俑也算名人?為何?
2、每套幣第一枚為金幣,均是各個朝代統治階級的領導人,但孔子好象并非當時統治階級的領導人。
3、一般以為大全套銀幣為四十枚,但92年第九套上卻是五枚銀幣, 為何多制造一枚,造成不統一?
4、第九套的人物所處時代太雜,王昭君、蔡文姬是漢時期的,花木蘭是北魏的,武則天是唐朝的,而鄭成功則是清朝的。
5、一組幣的金幣基本上代表一個朝代的領導人物,但唐代卻有兩位領導人物出現,李世民和武則天,而且發行時間不相近,間隔了5年。
6、在中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卻沒有出現領導人物,雖說當時群雄割據,戰亂迭起,民不聊生,但此時期的名人象諸葛亮、曹操也是家喻戶曉的啊,隨朝煙云一瞬間,文帝煬帝也并非開明君王,但運河卻是中華一壯舉。
7、是不是當初在計劃發行這套系列金銀幣時,并沒有周全的思路,在第一組發行后,一想不太合適,就趕快改為全是真實的名人?
第九組發行時真的無法精簡為四人?讓人多少感到有點隨意性。
總之,此套幣可供研究之處頗多,收藏此套幣,就象收藏了一部中國的歷史,由此引伸出當時的政治風云、軍事形勢、科學發展、文化繁榮是極其豐富多彩的,它所包含的信息是新中國任何一套金銀幣所望塵莫及的。
從收藏角度講,研究它,樂趣多多。從投資角度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將越來越凸現它的價值,兩千多年的歷史壯麗,幾十個名人的浮沉,他們的故事豈是一兩枚生肖幣所能比得了的?!此套幣的金幣現在的價格不得而知,但四十一枚銀幣九七年曾達一萬五左右,前段時間上海金幣網售價七千多元,真是價廉物美,現在的一枚1/2盎司彩金最少也得六七千元,就連生肖彩金也幾千元,難道這四十多個歷史名人比不上兩枚彩生肖?
來源:中國流通紀念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