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天山南北,屯墾戍邊衛國——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60周年1/4盎司金幣

        中國金幣網 16-02-24 08:26:23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2014年,新疆建設兵團60周歲了!1954年,全國各地熱血沸騰的有志青年們響應毛澤東主席的號召,放棄了他們(她們)原本安逸穩定的生活環境,帶著崇高的革命理想和赤誠的革命熱情,遠赴遙遠而陌生的新疆,為祖國建設邊疆守衛國土。從1954年到2014年這六十年間,一代又一代的兵團人,用他們無悔的青春和辛勤的汗水,書寫了祖國邊疆,屯墾戍邊的一個偉大奇跡。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這是幾代兵團人用青春、熱血和生命凝成的偉大兵團精神。

          為什么偉大的兵團精神支撐一代又一代兵團人走過艱難困苦的歲月,克服物質條件的困乏貧瘠,創造了這偉大的奇跡,輝煌的榮耀?答案,我們或許可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60周年”1/4盎司金幣的畫面上找到。

          這枚金幣的背面圖案為兵團戰士堅苦創業,屯墾戍邊場景,并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60周年”中文字樣及面額。整個畫面描述了這樣一群兵團人,他們披星戴月滿身風塵,他們背負著祖國期望,在實現自我理想的精神鞭策下,飲馬天山南北,奔波荒山戈壁,忠實地履行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光榮使命。金幣畫面用了一個震撼人心的兵團人群像形象地詮釋十萬兵團兒女用青春熱血和生命鑄就的“兵團精神”。

          金幣畫面里,這是一座貧瘠的荒山,沒有樹木沒有房屋,有的只是他們身下枯萎的荒草,只有一群穿著軍裝的年輕人蹲守在天地之間。設計者在設計這些兵團年輕人的形象時,特意尊重了當時的實際情況:他們只是穿著非常單薄粗糙的軍服,軍帽只有非常短的帽檐,軍裝沒有衣領和口袋,甚至沒有一雙像樣的軍鞋,畫面上的年輕人大多數都是打著赤腳在勞作。他們手中沒有任何機械化工具,甚至沒有一把鋒利的斧子和砍刀,設計者只是在幣面左下方刻畫了幾桿呈三角直立狀的簡陋長槍,但就是一把簡陋的長槍,也被他們珍惜地放在一邊,可想而知當時物質條件匱乏到何種程度。金幣畫面在處理背景時沒有作過多的修飾,只是用非常鋒利短細的刻刀痕刻出了荒山如刀劈斧砍般凌厲的山形,荒草也是稀疏、雜亂、矮小,以這樣的背景交代了這個場景所處的季節時間:這是一個非常寒冷的嚴冬。這些年輕人應從荒山內部的采石礦采石而歸,不到十人的小組,僅僅靠他們身體的摩擦力肩扛手拉,向前方艱難地拖移著他們一天的勞動成果。在兵團人的回憶里曾經不斷提到,當時“我們口中唱著南泥灣,喊著號子,餓了就啃一口凍饃饃,渴了就在路邊舔一捧雪,一天一塊壩堤基石”這個金幣畫面用這樣的場景交代和群像描繪,具象了這個回憶畫面。

          這枚金幣在藝術語言上是勻稱與變化,靜止與動態,個體與集體的相互對稱作用。畫面上的這個人物群像里,人與人之間保持很短的距離,他們互相依偎互相依靠著,你們在前用力我們在后使勁,相互呼應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充分顯示了金幣在構圖上的純熟與完整。尤其是對兵團人的人物形象進行了準確生動的刻畫,突出地顯示了兵團人史詩般的激情特征。這些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并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強烈的困苦痕跡,這說明設計者要在身體苦痛的情況下表現出他們更加壯烈崇高的精神追求,通過淡化身體的苦痛掙扎,強化他們面部的肅穆熱烈,力求化身體的苦痛為精神的壯烈之美,從而昭顯出偉大的兵團精神光輝,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藝術境界,凝聚成厚重的兵團史詩,彰顯出剛毅的兵團風骨。在鑒賞中,我們可以特別注意畫面最前端的那位年輕男子,他俯屈著身體,身體向前傾,雕刻過程中為他塑造了即使有單薄軍服阻擋,也依然隆起的肌肉,顯示出他超高的工作強度。而且人物與人物之間都一些細微的動作神態差別,使整個人物群像形體既擁有鮮活的生命個性,又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我們如同凝視一幅壯麗的畫卷,如同感受一團又一團炙熱的火焰

          即使在最痛苦的時候,兵團人也能保持如金幣畫面上這樣恬淡剛毅的神色,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不可動搖的兵團精神的偉大,正是這些兵團人精神世界的寧靜戰勝了物質世界的磨難,他們才能締造出屯墾的千秋輝煌,譜寫了戍邊的精彩樂章,在祖國的邊疆荒漠戈壁上描繪出功昭日月的歷史畫卷。(供稿: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aixian)。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