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海南經濟特區成立二十周年的歷史時刻。這二十年,是海南國民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是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時期。如今距離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已經過去了將近十年,不斷騰飛和發展的海南,依然訴說著它的傳奇。
為銘記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人民銀行于2008年4月8日發行了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1/4盎司金幣1枚,1盎司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以“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建筑為背景,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慶典會徽為中心而設計,并刊有國名和年號。圖案的設計角度從景物一隅切入,建筑兩邊國旗飄飄,前方噴泉水流靈動,還不忘融入海南特色——椰子樹的造型。雖然角度略有傾斜,但圖案里面的景物卻不偏不倚,一樣不少地全都涵蓋在這枚小小的金幣內。
圖案中的博鰲亞洲論壇是第一個總部設在中國的國際會議組織,是亞歐眾多國家實行開放政策、建立密切聯系、形成多邊貿易交流的合作平臺。該組織的成立以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贏為宗旨,為亞洲建立繁榮、穩定、和諧的經濟局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作為該組織永久會址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是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輝煌成就當之無愧的功臣,展現出海南島開放發展的魅力,為推動海南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為實現海南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了前提。
1/4盎司金質紀念幣的背面圖案是海南天涯海角的著名景點“南天一柱”,配以環繞的海洋生物。碧海藍天的映襯下,一塊高大兀立的圓錐形奇石直指蒼穹。它在一群矮小圓石的簇擁中,在迎風輕舞的椰子樹的瞻望中,無論酷日曝曬還是海浪滔天,這塊被當地人譽為“財富石”的奇石,總是紋絲不動地樹立著筆挺的腰桿。每當夜幕降臨,它高傲地立在海灘上,一面像貪玩的孩子一樣,昂著好奇的臉龐數星星,一面又像等待游子回家的母親一樣,徹夜思念著出海牧漁的孩子們。由于“南天一柱”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出海捕撈的當地漁民總能在它的指引下順利回到海岸,因此一直以來當地民間流傳著它是由仙女幻化來造福一方的傳說,它的存在也給海南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南天一柱”下方環繞著的海洋生物,畫風簡潔可愛,用漫畫般的寫實手法展現了海南島領海區域豐富的海洋資源,闡述了海南經濟特區的美麗富饒,彰顯了海南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整體圖案向人們展示了海南島美麗、傳奇、綠色、富饒的風采。
1盎司銀制紀念幣的背面圖案是海口世紀大橋,并刊有“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的字樣及10元的面額。氣勢恢宏的世紀大橋橫貫海甸河,連接了海口市和海甸島,貫穿起整個海南省的發展,帶動了經濟特區的騰飛。當年建橋的技術含量和施工難度高于我國其它同類型的橋梁,證明了海南經濟特區科技的進步。銀幣背面的世紀大橋以海口市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為背景,這些高樓大廈訴說著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年以來的非凡變化。天空中飛過的飛機和海甸河里劃過的輪船,無一不在展示著海南綜合實力的提升,共同彰顯著海南的繁榮。背面圖案中,海陸空的協同發展,盡顯海南繁榮昌盛的風采。
作為古老神話故事主角的海南,蘊藏著傳奇的色彩;作為旅游勝地的綠色魅力海南,展現著自然風情;作為國際會議組織總部的海南,映現出開放情懷;作為經濟特區的海南在20年后綜合實力的騰飛,造就的是一段舉世無雙的傳奇。該套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金銀紀念幣從不同的視角顯露出海南的魅力、開放和騰飛,刻畫了海南經濟特區發展的鮮明標志,點亮了多彩海南的嶄新面貌,同時也賦予了海南人民繼續努力奮進的新使命和新的展望。(供稿:浙江贊佳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