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聯合國婦女十年”紀念銀幣是一枚相當特殊的紀念幣。
它的特殊首先反映在發行背景上。
聯合國婦女10年,指的是1976年至1985年。它的起始,是1972年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24屆會議,此次會議之上,確定將1975年定為“國際婦女年”,并與當年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開聯合國第一次世界婦女大會。中國是與會國之一,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素文率團參加。會議通過《墨西哥城宣言》與《世界行動計劃》,并將未來的1976至1985年,定為“聯合國婦女十年”。1985年是聯合國婦女十年的最后一年,為紀念這項世界性的活動,聯合國于1985年7月15日至26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召開了審查和評價聯合國婦女十年成就的國際會議。
當時聯合國很多成員國響應號召,都發行了婦女十年或婦女相關的紀念幣,中國也不例外。中國的參與,不僅強調中國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積極擁護并全力推進婦女事業的發展,也強調“聯合國婦女十年”活動,正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的支持。
其次,是表現在它曲折的設計方案確定過程。
雖然這枚銀幣的設計時間離現在已經很遙遠了,但是它對于羅永輝乃至中國造幣業的意義非凡,設計的過程也很曲折。羅永輝回憶說,“起初的設計構思有兩套方案。第一套是以中國各民族婦女形象為主,體現民族和諧,世界大同的主題思想;第二套是以世界不同種族婦女形象為主,體現世界一家,世界婦女解放運動蒸蒸日上的主題思想。”當時的設計項目總負責是中國金幣總公司原副總經理朱純德先生,他特別委托羅永輝,去找了中央民族學院藝術系的周菱教授。因為周菱教授當時剛參與完成首都機場的一幅以中國多民族婦女形象為主題的大型壁畫,手上有非常豐富的素材,所以就設計了第一套方案的圖稿,羅永輝另行設計了第二套方案。但是由于種種考慮,最終定稿的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聯合國婦女十年”紀念銀幣,采用的仍是羅永輝設計的方案,這并不是兩套方案在設計水平上有差異,而是代表了不同的思考方向和表達角度。周菱教授的方案,更傾向于表現不同民族面孔、不同民族服飾的女性形象,而羅永輝的方案則更傾向于表現不同膚色人種的女性形象,因為這枚銀幣反映的是“聯合國婦女十年”的發展成就,所以更國際化視野的羅方案就雀屏中選了。羅永輝也認為,周菱教授的設計方案展現了非常多元魅力的女性形象,也對他后期的修改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再次,是表現在其獨特的設計上。
羅永輝對自己的設計方案總結了四個字“想法很多”。銀幣的正面圖案是國徽和兩只左右對稱的鳳凰,并刊國名、面額。其實對于設計者來說,很多時候正面比背面還要難設計。因為正面圖案的基本要素必須有國徽、國號、面值,要在這些基本要素上再加一點裝飾,還不能喧賓奪主,既要保持法定貨幣的嚴肅性,還要增添一點藝術味道,這個尺度還是比較難掌握的。設計這枚銀幣的正面就做了一點加法,在國徽的兩側對稱加上了一對古代凰紋。鳳凰是我們日常習慣的叫法,其實鳳凰本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從商周開始,鳳凰作為神鳥的象征在我們的文化中就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鳳凰是尊貴、崇高、賢德的象征,含有美好而又不同凡俗之意。這枚銀幣上的裝飾嚴格說應該是凰紋,設計時參考了商周時代青銅器的裝飾風格,凰紋對稱修長呈花冠狀,凰首昂首向上,凰身作S狀彎曲,凰爪以云紋勾勒,矯健瀟灑飄逸。羅永輝說這里的凰就是指代了女性形象,舒展開闊,既展現了優雅美麗的婦女形象,也展現了積極提升的婦女地位,也表達了婦女十年的發展成就。
背面圖案的設計那更有講究了。羅永輝設計的是亞非拉三色人種的女性頭像,“1976-1985”的年份序列,放在畫面的右上方,沿邊環線而行。主題名稱“聯合國婦女十年紀念”,放在畫面的左下方,與邊環形成內外兩道弧線。左下側點綴“聯合國婦女10年”徽志。“聯合國婦女10年”徽志,為寫意性裝飾圖案,外形如正在飛翔的鴿子,喻意“自由”,象征世界婦女正享受著越來越高的社會地位與社會權利。羅永輝說,銀幣是一個“圓”,畫面上的三位婦女形象連接在一起,這三個人像不是簡單的“排隊走”,在排列過程中因為有“活動”而產生微妙的變化,是一個更大的“圓”,并且遠遠大于銀幣本身的“圓”。我想要表達的,就是她們“在一起”的想象內涵,已經不僅僅是“聯合國婦女十年”這個題材的簡單闡述,更代表著國際婦女運動的發展,顯示這項事業的外延在不斷地擴展,不斷地擴展,呈現出蓬勃向上的積極發展態勢。
這枚銀幣設計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人們習慣用比較概念化的表現手法來表現人物形象,羅永輝就想嘗試一種更加細節,或者說更加具體的表現方法。中國的婦女形象參考了當時著名舞蹈家周潔的臉型特點,然后綜合了他當時認為比較具有代表的東方女性形象特征,含蓄、典雅、文靜、溫柔、蘊籍,體現了中國傳統審美趣味。尤其在非洲婦女的形象設計上花了一些心思,相比其他兩位,她的嘴唇更豐滿、鼻子更寬、顴骨更突出,面部的立體感更加強。設計過程中還有不少有趣的小細節,因為中國婦女形象太熟悉了,所以羅永輝會有意觀察很多中國女性的畫像,將其中的一些特點總結提煉出來,比如鵝蛋臉、圓潤的鼻頭,半月形的眼睛,修長的柳葉眉,這都是比較典型的東方女性美人特征,而白人婦女形象與黑人婦女形象則是因為不熟悉,所以需要觀察。當時他在上海見到外國人的機會也不多,難得看見街上出現了老外,就緊緊盯著看,也鬧出了不少笑話,惹的外國友人詫異地回看,現在回想起來,羅永輝也覺得很有意思。從設計上來說,白人女性的輪廓更加立體,凹眼窩高鼻梁這是必須要強調突出的,而黑人女性的臉部輪廓介入兩者之間,大鼻頭厚嘴唇一突出,就馬上有了非洲風情。
最后,是體現在其嚴格的浮雕制作上。
翻看羅永輝當時的設計工作總結手稿,他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浮雕制作過程中我從嚴要求自己,僅黑人婦女的頭像邊緣我就做了反復七八遍,反復就是分析,就是研究,通過反復,能夠對這個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對形象的把握就一次比一次更大。”“那是國家剛剛開始改革開放,進來上海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注意分析他們的共同點,找出他們的不同點,按照不同人種的不同特點,為這三個形象設計出三種不同的體積起伏形態,還要注意抓住她們之間的和諧聯系來表現這個題材”一枚銀幣,其實寄予了很多背后的努力和想法。
畫面左上側的“1976-1985”與右下側的“聯合國婦女十年紀念”,遙相呼應,構成一個畫面的“圓”, 和平鴿樣的“聯合國婦女10年”徽志拉開和人物形象的距離,緊緊依靠在“聯合國婦女十年紀念”的中文字樣旁邊,一方面給畫面留出呼吸的空間,另一方面這個徽志的上端形成一條水平線,作為整個畫面的區隔,掌控全局。
有意思的是,多年后羅永輝去國外與造幣業同行交流,還有人和他談及過這枚銀幣,或許是因為雖然距離這枚銀幣的設計發行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它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手法并沒有過時,其中蘊含的“平等、包容、和諧”,無論在任何時候,就能夠代表世界婦女事業的發展思路。(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李蘊)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