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對黃山的贊譽。黃山以奇秀怪絕聞名天下,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云,廬山之飛瀑,雁蕩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麗于一體,是渾然天成的一塊寶地。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著稱于世,因此黃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為展示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和優(yōu)美的風景名勝,展示黃山的獨特魅力,中國人民銀行于2013年8月8日發(fā)行了世界遺產(chǎn)——黃山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8枚,包括3枚金幣,5枚銀幣,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該套紀念幣的發(fā)行,將天下第一奇山黃山定格在了我國的法定貨幣之上,黃山的美景以錢幣為載體得以聲名遠播。
該套紀念幣的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這套紀念幣中最令我感到賞心悅目的是那枚5盎司金幣,其背面圖案是“夢筆生花”景觀等組合設計,并刊“黃山·夢筆生花”字樣及面額。“夢筆生花”的得名,相傳是黃山北海散花塢左側,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筆尖朝上的毛筆,峰頂巧生奇松如花,故名“夢筆生花”。
在該幣面的背面圖案中,遠方的天空與連綿的遠山若隱若現(xiàn),營造出一種飄渺遙遠之感。近處的“筆架峰”聳立在千山萬壑之中,高低錯落,神似文人墨客書房里的精致筆架。幣面主體造型是“夢筆生花”,一峰獨然聳立、拔地而起、直指青天。峰頂之上,長著一棵枝葉茂密的松樹,像極了毛筆的筆尖,雖然顯得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但卻又像是在暗示著成功者往往是孤獨的,細細品味,別有一番風味。旁邊的青松怪柏穿插在群山之間,充分展現(xiàn)了黃山“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的特點。各峰之間云霧繚繞,蒼空遼遠,宛若仙境。整個幣面給人一種磅礴雄偉的氣勢和山峰突兀的峻拔之感,觀之良久,我竟被這神山仙境所吸引,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這枚5盎司金幣以鏡面作底,輔以多層次噴砂工藝,將山與山的錯落重疊,山與樹的交相掩映,甚至懸崖峭壁上的裂縫,真實、清晰、細膩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設計者對景觀的刻畫可謂是精細入微,神形兼?zhèn)洌錆M了藝術感染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種工藝下,“夢筆生花”金幣集黃山“奇松”、“怪石”于一身,使黃山“雙絕”之景得到了淋漓精致的展現(xiàn)。
據(jù)說“夢筆生花”中的“筆架峰”還與詩仙李白有一段奇緣。相傳,詩人李白曾來到黃山,見到北海山峰競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詩興大發(fā),便昂首向天,高聲吟道:“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這聲音驚動了獅子林禪院的長老。他走出山門,見到這位不凡之客原來就是“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詩仙李翰林。長老急忙吩咐小和尚備酒研墨,二人席地而坐,縱談詩文,開懷暢飲。李白深感長老待人誠懇,意欲作詩相贈,以作答謝之禮。李白趁著酒興,奮筆疾書,寫好后,還有三分酒意,便將毛筆順手一擲,那毛筆翻翻搖搖,從空中落下插入土中。長老送走李白,回過頭來,不禁大吃一驚,剛才李白擲下的毛筆已化成一座筆峰,筆尖化成了一棵松樹,矗立在散花塢中。李白也酣睡在筆峰之下,已化為了一尊臥石。長老認定這是佛的旨意,便也點石化峰,將一座筆架峰侍立其旁,長伴詩仙于此。這就是如今我們見到的“夢筆生花”和“筆架峰”。雖然傳說不足為信,但卻很生動傳神,增添了“夢筆生花”的人文色彩。
筆者曾與好友同游過很多名山大川,但游過黃山后才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做“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而這枚5盎司金幣的設計者,以獨具匠心的設計,別出心裁的構思,無與倫比的雕刻技藝,將美輪美奐的黃山“夢筆生花”之景生動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使筆者昔日的游覽經(jīng)歷在腦海中得以不斷重現(xiàn),實在是一樁妙事!(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