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世博,這里是中國
――從世博寶錢看萬博
2010年紅五月是一個中國百姓值得慶祝的日子,5月1日至10月31日起訖整整半年的時間,四海賓朋,四方輻輳,簫韶九成,萬方樂奏,萬國博覽會將在上海隆重開園。
世博會開幕前期,一系列與此相關的紀念性衍生產品的開發如火如荼,說雨后春筍也不為過。它更催生了一批批新的文化創意產業,以世博會為核心的產業齒輪不停歇地轉動,作為其產業鏈條中的重要一環琳瑯滿目的世博會題材的紀念章幣已成為另一道獨特的景觀。
中國金幣北京開元中國金幣經銷中心出品系列世博金銀紀念套章,多了些能讓我們更多記住些的東西。其中一套世博寶錢形制為圓孔圓錢,尤為集藏者喜愛。寶錢正面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配以EXPO2010、線描中國館與篆體“寅”、“虎”的組合圖案底紋,乃是主題表現不可或缺的東西,毋庸贅言。而設計上另辟蹊徑,背面圖案選用我國漢代開始頻密出現的白虎圖形(四靈獸之一),將世博會要素與中國傳統生肖文化(2010年為庚寅虎年)結合,很是值得稱道。

寶錢背面漢瓦當造型古意盎然,碩大無朋的虎形雕刻孔武有力,虎首高揚,虎口開張,虎嘯風生,畫風質樸簡潔,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虎身雕刻技法以貴金屬章幣中少有的高浮雕,細膩真切,利用浮雕的張力表現虎虎生氣的陽剛之美,渾雄蒼健;虎形占據全幅畫面,硬朗堅勁;運用裝飾石刻壁畫藝術技法,藝術特色鮮明,以形傳神,構圖緊密、夸張得體、表現出一定的創造性;背景是陰文線刻“萬字不到頭”的吉祥紋樣,整個造型以一種特有的文物形態,一種特異的風貌展示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光輝。使觀者猶如置身于瑰麗的歷史畫廊之中,能給您帶來知識的啟迪、藝術的享受、悠遠的文化。
白虎是中國古代四靈獸之一,源自中古時期的道教,我們一般可在出土于東漢時期的文物中找到它的身影,比如南陽的漢墓畫像磚上。漢畫像石是繪畫與雕刻的結合,它以陰線刻或淺浮雕的手法,再現兩漢時期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的種種情景,每幅畫面都有豐富內涵。漢緯書《瑞應圖》:“白虎者,仁而善,王者不暴則見。”白虎出現是人間吉祥幸福的象征。世博寶錢上的白虎虎形美得很,靚的俏,其卓爾不群的氣質,亮出了金屬雕刻表現張力強烈視覺效果突出的特點。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復古,而是進行了二度創作,其靈感得天作之合為寶錢魅力添彩加分,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