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炒金網絡攬客觸手伸向二三線城市 |
免傭金、點差每手優惠10個點、甚至最低交易數量只需0.05手等。 知名對沖基金經理張敏杰告訴記者,100美元就能炒外盤黃金肯定是騙局,下的單肯定沒有進正規交易所。通過國外正規的經紀商做外盤杠桿通常是10~20倍,做1手黃金要1萬多美元保證金,白銀漲跌幅大,保證金更是高達2萬多美元,每手的傭金10~20美元,不收點差。 信用風險不容小覷 曾經受聘于某地下炒金平臺擔任副總經理的李遠(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黑平臺一般都是加盟一家香港的期貨公司做國內的代理生意,從事的業務通俗地說就是拉有錢的金主去炒外盤。 “香港地區這類炒金平臺很多,只要代理公司能拉來生意,他們都樂意合作。行情軟件和交易軟件都由香港公司提供,我們只負責拉客戶來炒。”李遠告訴記者,“從注冊公司到租場地、聘客服人員,一家代理公司的啟動資金只要幾萬元。” 李遠稱,“炒金的客戶99%是虧的,至于虧到哪兒了,誰也說不清。有的就算賺了,香港那邊也未必會把錢打回來。不過,作為代理商,他們每拉一個客戶就能賺到返傭,并不對客戶的風險負責。” 李遠進一步指出,最近這類黑平臺的觸角已延伸至二三線城市,相比一線城市,這些地區欠缺可供黃金交易的經紀公司和銀行平臺,再加上信息不對稱、投資者教育缺乏、法律意識和防范風險意識薄弱,給黑平臺以可乘之機。 博銀貴金屬投資公司首席分析師王瑞雷告訴記者,境外的這類平臺有兩種情況,一種在海外是正規的,只不過沒有內地的合法牌照;還有一種公司則屬于掛羊頭賣狗肉,或者是三無公司,無經營許可、無金融交易許可、無資金托管許可。但兩者的共同點是,沒有內地監管部門的授權和監管,投資者的利益很難得到保障,一旦資金安全發生任何問題,維權成本很高。 威爾鑫首席分析師楊易君認為,地下炒金平臺相對于正規平臺最大的風險就是“信用風險”,這種信用風險是指黑平臺悄然消失,或突然破產引發投資者即便獲利,也不能收回投資收益,甚至不能收回本金的風險。 據了解,內地正規渠道炒黃金采取的是第三方托管方式,客戶資金實質上存在客戶名下的銀行賬戶中。黑平臺表面上客戶把錢匯到了其在香港的交易賬戶,給客戶造成一種錢還在其名下的假象,實際上已受經紀公司的控制。 行情軟件和下單軟件可做手腳 一位多年從事期貨交易的客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說,行情軟件和下單軟件是期貨投資者最依賴的兩大“法寶”,但實際上,一些非法的地下炒金公司往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