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動蕩不定 銀行競爭激烈交易系統存隱患 |
發布日期:11-02-14 08:42:5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財新網 作者:張宇哲 |
前大部分黃金理財產品期限在三個月以下,到期的掛鉤黃金產品年化收益率不到5%,遠不如直接投資實物金劃算。 例如,工行2010年推出第一款掛鉤黃金的理財復合產品,期限在三個月以下,七天就搶購一空,但收益率僅在3.5%左右。 據普益財富近期公布的《2010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0年銀行發行的掛鉤黃金價格的產品共28款,主要為掛鉤黃金現貨、黃金期貨或者黃金基金的結構性產品。據其對2010年銀行理財產品前三季度統計數據顯示,有三成掛鉤黃金產品未能達到預期收益。 2010年前三季度,有28只相關產品到期,占多年以來產品總數的近五成。從2005年光大銀行發行第一只掛鉤黃金理財產品至今,已經發行過并到期的產品共有60多只。 資深市場人士分析,究其原因,掛鉤黃金理財產品分為看漲類和看跌類,未能達到預期收益的產品屬于看跌類,但2010年金價一路走高,結果可想而知。 業內人士表示,購買掛鉤黃金的銀行理財產品,不僅要對金價走勢作出判斷,而且要了解購買產品的收益結構。 “黃金理財產品非?简炪y行對于黃金市場的投資能力。對于傳統上經營貨幣的商業銀行,未來能否經營好黃金這種貴金屬商品,的確是不小的挑戰!惫ば匈F金屬業務部人士坦承。 中國黃金市場的主要產品分三部分: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產品、上海期貨交易所的產品和商業銀行提供的黃金產品和服務。 其中,上海黃金交易所的AU(T+D)是目前最受歡迎的黃金交易品種,是指以分期付款方式進行買賣,杠桿率可高達7倍到10倍,交易者可以選擇合約交易日當天交割,也可以延期交割,同時引入延期補償費機制來平抑供求矛盾的一種期貨交易模式。 “衍生品結構相對復雜,現階段推出尚早,普通投資者難以理解,2010年8?31的黃金過山車事件顯示,投資者對帶杠桿的產品還理解不深,何況結構復雜的衍生產品。”曾在匯豐貴金屬部供職十余年的業內資深人士魯麗羅表示。 2010年8月31日21時11分,上海黃金交易所AU(T+D)上演“驚魂40秒”,價格由270.4元/克,暴漲19元至289.32元/克,隨即又回落至當日開盤價271元/克上下,一些做空散戶在瞬間暴漲的行情中,被強行平倉。 銀行競爭激烈 在黃金業務市場,四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原本一直呈差異化競爭格局,各有著重的主打產品,如開展紙黃金業務包括中行、建行、工行、中信銀行(601998.SH/00998.HK),股份制銀行興業、民生、浦發(600000.SH)、深發展等則更積極拓展黃金代理業務,在內部資源分配方面也更為傾斜,但自2010年10月強制平移制度在商業銀行全面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