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今日黃金>>黃金百科>>正文
         
        黃金儲備結構的新變化
        發布日期:10-01-07 08:43:0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
        浮動利率體系下,黃金只是一種資產儲備,而不是核心體系。因此,在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早期,在面臨一系列經濟和政治問題下,各國央行和國際官方機構繼續保持他們的黃金儲備。在布雷頓森林體系過去20年之后,一些國家開始重新考慮是否需要保持如此高的黃金儲備。一些央行決定減少黃金持有量,而且在1980到1999年年間,全球儲備減少了10%。但是不協調的央行售金使得黃金市場動蕩不安。央行持有地上黃金總量的四分之一(1999年9月大約有33000噸),因此他們的售金行為對于黃金市場的影響很大。尤其是西歐的央行,這些央行因為歷史原因必須持有大量的黃金儲備。持續下跌的黃金價格也傷害了主要產金國的生產動力,這其中有許多發展中國家,包括那些被列為HIPC(債務較重,比較貧窮的國家)的國家。 

          為了解決矛盾,1999年9月26日,由歐洲14個國家央行加上歐盟央行聯合簽署了“華盛頓協議”,也叫CBGA1。這個協議允許中央銀行以較為克制和可以預期的方式來減少他們的黃金儲備。在接下來的5年里,簽約國央行在此協議下出售了2000噸黃金。 

          2004年3月8日,第二次中央銀行黃金協議的聲明發布,與第一次一樣,為期5年。從2004年9月27日開始(CBGA1于2004年9月26日到期),第二次售金協議肯定了1999年的聲明“黃金仍舊是非常重要的儲備資產”。協約國出售黃金的上限增加了500噸,為2500噸。至于黃金借貸,第二次協議中聲明“黃金貸出的總量和黃金期貨與期權的總量之和不能超過第一次協議規定的數量”。 

          在前三個簽約年度中,協約國分別出售了492.7噸、395.8噸和475.8噸黃金。在倒數第二年(2007年9月27日—2007年9月26日)協約國出售了358噸黃金,在最后一年,協約國僅出售了157噸黃金。 

          歐洲國家沒有說明減少售金量的原因,一些央行聲稱他們已經完成了售金協議。然而,需要著重強調的是,央行行為轉變與大蕭條之后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同時期發生,而在此期間黃金作為避險天堂和資產保值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金融危機當中,他是除了政府債券之外為數不多的上漲的資產。從2007年6月,此輪信用危機爆發的起點,到2009年6月之間,當全球經濟開始出現復蘇的跡象,黃金價格上升了42%。與此同時,其他資產價格下跌了40%。而在經濟混亂的時刻(而且可以預期未來會持續的時刻),央行繼續出售這些可以保值的資產就是無可奈何的行為了。這些央行同樣不愿意接受較多的美元,而在金融危機期間,由于大量的資金流入美國財政部債券
        9 7 3 1 2 3 4 4 8 :

        精彩圖片
        1月6日集幣視點(本站
        虎年賀歲金銀盤之藝術
        特別推薦
        ·世界硬幣大賽最佳主題硬幣評選結果出爐
        ·虎年“恭喜發財”金銀鋌隆重上市
        ·情人節甜蜜甄選 歐米茄碟飛腕表
        ·低調的奢華 那些腕表傳播的慈善文化
        ·小提琴靈感成就美度新款女士腕表
        ·中國金幣金條(珍藏版)隆重發行
        ·英菲尼迪G37彩繪版 精美藝術
        ·Doris Vinci桃麗芬奇09圣誕腕表
        ·2.8億 翡翠原石“大地之心”現身上海全球尋
        ·酒徒朝圣 深入巴羅莎谷酒神地盤
        經典美圖
        “海藻”時
        申敏兒復古
        熱辣比基尼
        孫儷時尚寫
        性感泳裝當
        林心如俏麗
        英揭曉全球
        陳真女一號
        09年華麗轉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