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白銀”屢屢“賺錢”? 16萬投資轉眼全虧空 |
告。 9名被告5人來自香港 昨天上午,幕后香港老板和中人德錦公司的法人代表均出現在被告席上,他們是第一被告施訓凱和第二被告孫文。38歲的施訓凱是香港人,而48歲的孫文則是張家港人。9名被告人中,有5人都是香港人。據指控,從2006年至2008年間,共有96人受害人上當,而涉案金額竟高達1000萬人民幣。 檢察院指控稱,眾被告無視國家法律,違反國家規定,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非法經營境外期貨業務,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已構成非法經營罪。 值得注意的是,一家為名“英皇網上金銀有限公司”涉案,被告人施訓凱稱其是該英皇公司的總裁。 作案手段 用虛假交易騙炒主“虧錢” 記者昨日獲悉,此案經廣州市中院二審,法院已判決被告中人公司應將其收取原告的16萬元返還給原告,并且還要支付利息,據法院判決書稱,代理個人進行白銀延期交收業務屬于法律規定的特許業務,除要向主管機關申請并獲批準外,還應向上海黃金交易所申請成為會員,但中人德錦既沒有獲得經營許可,又沒申請成為會員,根本不允許代理個人從事該業務。 經警方查實,中人德錦聲稱經營白銀業務的網站(中亞貴金屬網)服務器在香港,根本不可能與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網絡進行聯網操作。中人德錦收取石將成的款項后,并沒有將其真正投入市場炒白銀,而是采取虛假交易的方式,雇傭操盤手在自建的網上進行虛擬交易,造成炒主資金虧損的假象。 特別提醒 炒金銀外匯慎防受騙 業內專家提醒投資者,代理個人進行白銀延期交收業務屬于法律規定的特許業務,除要向主管機關申請并獲批準外,還應向上海黃金交易所申請成為會員,而中人德錦既沒有獲得經營許可,又沒申請成為會員,根本不允許代理個人從事該業務。 但是,沿海發達地區存在著很多地下炒金銀和炒匯公司,他們都打著投資公司、咨詢公司或者經貿公司等名號進行交易,即使他們并非詐騙投資者錢財,卻因為不在國內法律法規監管之下而難受法律保護,因此,投資者應睜大眼睛,不要盲目輕信對方的花言巧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