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黃金的暴跌引發了媒體和社會的大量關注,還誕生了所謂的“中國大媽”一詞?墒沁@些“中國大媽”們終究實力和腦力有限,沒有如一些媒體所愿,上演“逆襲華爾街”的神話;反而在金價的再次大幅下跌中迅速感受到了透心的寒意。
實質上,近年來,黃金愈來愈表現出一種“與法定貨幣對沖風險”的金融工具,全球經濟中的一些風吹草動,都可能在金價的變化中立即表現出來;而只是抱著“降幅鉅惠、限時搶購、坐等升值”、“黃金不可能跌價”等類似心理和簡單的思維邏輯的“大媽”們,想要在這價格復雜變化的黃金市場討得便宜,其難度,真是可想而知。
本文會列舉一些金價運行中相對細節的規律(較大時間跨度的規律由于使用軟件所限難以進行很好的表現)。這些規律和分析方法也許在世界范圍內還尚未被公開披露過。各位看個熱鬧,就當認識我們人類自身決策邏輯的的一些節奏。
一、時間跨度等分壓縮下的規律
時間跨度等分壓縮是將全年的價格數據盡可能進行等分,以嘗試尋求價格在相等時間跨度下變化的節奏——這樣更容易顯示中價格變化的周期性規律(本文以3作為壓縮倍率,將全年數據等分為87個節點——周末休市除外).
下圖表現的是在去年金價大跌之后國際金價半年左右的時間內規律變化的圖形(采用倫敦金數據;為了讓多數人可以看懂,已將每個節點簡化為開市價格,并將之連接為價格變化的連續圖形).

如圖所示,標注區間起于7月1日,終于12月24日;規律為:
1、整個下跌過程為上漲過程時間跨度的兩倍——上漲過程14個節點(圖中左下角已標注),下跌過程共28個節點(周期線顯示一目了然).
2、上漲過程第一階段歷時7個節點,等分整個上漲過程;而對應位置的下跌過程第二階段歷時14個節點,同樣等分整個下跌過程。
還有的規律略為抽象,需要在掌握大量經驗的前提下對一些過程的時間跨度(節點數目)的變化進行推理才能獲得,在這里就不提了。
二、邏輯等倍壓縮下的規律
邏輯等倍壓縮是參考人群在市場中的決策習慣,將價格數據以2n倍進行壓縮(n取自然數,即以偶數倍壓縮;本文以4作為倍數,將日數據進行壓縮);以嘗試尋求價格運行中轉折節點出現的規律和邏輯——由于有人群決策習慣的因素,價格變化也顯示出更強節奏和頓挫感。
下圖是將(一)中所述區域的價格數據進行重新壓縮,制成的價格變化連續圖形:

接下來大家不妨同我一起,通過圖中箭頭標注部分前三分之二的價格數據,對后面三分之一部分的價格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