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基金大量增持黃金 專家對金市前景看法不一 |
中國政府的黃金儲備擴大一倍,這似乎令市場更加篤定,中國將把每個月400億美元的盈余更多的用來購買硬資產而非西方貨幣。 全球知名對沖基金經理JohnPaulson最近新增了55億美元黃金頭寸,是自1993年quot;量子基金quot;創始人索羅斯(GeorgeSoros)和收購大師JamesGoldsmith投入巨資押注紐蒙特礦業公司(NewmontMining)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據悉,PaulsonCo在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GoldTrust公司投資了29億美元,并持有AngloAshanti、Goldfields、KinrossGold和MarketVectorsGoldMiners四家礦業公司共計23億美元的股票。這些舉動不得不讓我們重新審視金市乃至整體經濟前景的走向。 誠然,Paulson有可能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熟知日本quot;失去的十年quot;的知名機構和分析師曾一再對衰退后的通貨緊縮發出警示,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Générale)的AlbertEdwards稱,人們都認為日本國債收益率必然會上揚,但該國卻持續10年在通縮泥潭中不能自拔。 事實上,目前在愛爾蘭、中國、泰國、韓國、美國、日本、瑞士以及西班牙,通脹率都已經降至負值區域,歐元區和英國預計下一季度也將逐漸轉為負值。 雖然這并不代表經濟已經陷入通貨緊縮,但足以給嚴重杠桿化的世界經濟造成困擾。 然而,包括瑞銀(UBS)、美林(MerrillLynch)和ING在內的機構則認為,全球各國的經濟刺激措施能夠遏制嚴重通縮的勢頭。 那么,在一個通縮和通脹都不明顯的環境下,黃金又會有怎樣的前景?分析師認為,過去8年中金價自254至959美元的升勢或將迎來一定程度的中止。 瑞銀(UBS)貴金屬主管JohnReade指出,市場氣氛偏向淡薄,富有的投資者不再像雷曼兄弟(Lehman)破產之際一樣爭搶著購買金條,但外匯儲備豐厚的中國和俄羅斯仍在繼續購買黃金。 英國《每日電訊報》專欄作家AmbroseEvans-Pritchard認為,鑒于危機最嚴重的階段還未到來,仍對金市持樂觀態度。首先,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醒的那樣,歐洲銀行還有很多有毒資產,而G20也尚未著手解決危機的根源性問題,東方國家的出口依存度仍居高不下。其次,政治風險方面,歐盟的政策斷層壓力仍然較大,政府不允許市場自我保護,各主要經濟體失業率有望相繼攀升至兩位數。 本世紀以來,黃金的表現較標普500指數(SP500)超越了500%,這種強勁上漲趨勢在結束之前可能還有短暫釋放,Paulson也許還能搭上這趟順風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