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隴擊鼓傳花“炒銀”之殤 |
升,最高一次訂35塊銀錠。“案發時只收到4塊。” 異常供貨價 3月2日,現貨白銀以人民幣/克計,買入價7.08元,賣出價7.10元。 近年隨著黃金價格屢創歷史新高,一些炒作者對于同屬貴金屬的白銀的熱情也在不斷升溫,市場上“炒銀”機會勝過“炒金”的說法不絕于耳。如此市場環境下,梅隴鎮的葉熙成胡見智等人看到商機。 2011年4月開始,梅隴首飾廠家發現本地人徐孝堂葉熙成胡見智等人提供銀料的價格低于市場價。廠家紛紛開始與他們交易。 “訂金打到葉某朋友或親戚的私人賬戶,指定地點取貨,從不拖欠,信譽好。”陳世坤表示,部分交易賬戶的信息已作為證據提交給公安機關。 在吳成提供的訂貨單上,本報記者看到,2012年2月1日至19日,紅旗公司賣出的銀錠價格越來越低,大多數以6.44元/克成交,讓人驚訝的是,2月18日和19日,價格降到6.35元/克。 但白銀現貨市場迥異。上海黃金交易所提供的近30日銀價走勢圖顯示,從2012年1月30日至2月29日,白銀現貨交易價最低6.71元/克,最高7.52元/克,30日均價6.90元/克。 明顯的虧錢生意怎么做下去? 梅隴本地商戶介紹,白銀價格每天波動,梅隴人從事白銀加工需要承擔一定風險。如果客戶需要廠家制作一批項鏈,合同簽訂后,客戶會向廠家支付一筆加工費,加工費到賬后,廠家則使用庫存銀料加工,或購進一批銀料。生產完畢后,客戶和廠家結算的白銀按照交貨日當天的白銀市場價結算。如果廠家庫存或購進的銀料價高于交貨日當天市場價,那么廠家就有損失,反之則收入頗豐。 這意味著,低價賣銀錠的葉熙成也在賭博,他賭的是銀價下跌。 陳世坤說:“紅旗公司交付的時間往往遲一周或10天,如果銀價下降,那么按當天成交價,紅旗公司就可把當時出售壓低的價格抹平,甚至有所盈余,有點像股票交易中的做空。” 從白銀走勢圖看,2011年,現貨交易經歷數次大跌,5月初,銀價曾高達10元/克左右,隨后波段下跌,最低點在2012年1月1日,跌至5.51元/克。 與市場走勢的吻合,紅旗公司當然有所盈余,其收取的保證金也大有用途,多位被騙商戶向本報記者表示:“賭博投資房地產,他們都在干。” 觸礁之后 參與財富游戲的人群日益壯大,有公務員教師和普通群眾,幾乎陷入全民炒銀。 2011年9月的那波白銀市場行情大跌里,有商戶表示,紅旗公司獲利高達六七千萬元,而眾多參與者也跟著賺錢。有三角形紅旗的銀錠,開始賣到廣州深圳并遠至北京東北。 銀料商陳某是為數不多的清醒者。據他透露,2011年6月,當地人曾向公安機關報案,相關部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