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牛市大勢已去? |
發布日期:12-02-14 08:47:3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史光達 |
在此期間暴漲了5倍。從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持倉數據來看,在2002年初,包括期權在內的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總持倉只有15萬手,這一數字在2011年8月23日當周達到破紀錄的103萬手,2011年9月6日當周出現次高點100.7萬手。有趣的是,COMEX黃金價格也是在這2個交易日出現短期頂部,至今未破。雖然黃金牛市的言論不絕于耳,但是黃金的暴漲已經使部分資金心存恐懼,撤離金市。2011年9月以來,COME黃金持倉不斷下降,目前為66萬手左右,已經回到了2年前的水平。 投機力量與黃金期價也有著密切的聯系。通常,CFTC的非商業持倉被視作基金持倉,如果將跨期套利部分扣除,剩余的便是基金的投機頭寸。 可以看出,2004年后,黃金明顯受到基金關注,基金持倉量增加。而基金凈持倉與金價走勢更為密切,2001年之前,基金基本是凈空持倉;2001年后,基金一直維持凈多態勢,而2001年正是黃金價格的分水嶺。在過去的10年間,金價的幾次大幅調整都伴隨著基金凈多的大幅降低,而且基金凈多持倉的下降偶爾領先于金價調整。在2011年8月金價見頂之前,基金凈多持倉一度達28萬手之巨,而目前的基金凈多持倉僅有15萬手,下降46%。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的不穩定明顯拖慢了黃金回調的步伐,雖然基金凈持倉大幅下降,金價僅調整了10%。 筆者認為,這正是介入黃金空單的大好時機。不論是基金總持倉還是凈持倉都大幅縮水,與黃金價格目前的相對高位明顯不協調,黃金補跌的概率很大。 黃金消費步入淡季 黃金價格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規律,黃金價格通常在下半年走強,上半年走弱。其中以8月,9月上漲和3月下跌的季節性特征最為明顯。主要原因是,世界黃金生產相對穩定,而黃金消費有明顯的季節性規律。黃金的現貨需求主要來自珠寶制造業,每年的10~12月是世界黃金第一大消費國印度的排燈節和結婚高峰;12月同時也是西方圣誕節消費高峰;而在1~2月份,是亞洲華人歡度春節的時候,是珠寶首飾銷售旺季的尾聲。通常,供貨商需要提前備貨,黃金消費通常提前與珠寶消費1~2個月。 2011年,黃金的避險和投資需求掩蓋了其季節性規律,黃金出現了反季節走勢,國際金價在2011年上半年大幅走高,從9月份開始調整。但是,避險和投資需求不會一直主導黃金市場,黃金最終還是要回歸商品本質。如果旺季不旺,淡季走弱的概率會更大。 總之,不論是從國際大環境、基本面還是技術面來說,支撐黃金牛市延續的根基已經動搖。國際金價在過去10年的大幅上漲之后,面臨深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