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觸及三個月高點 |
發布日期:12-02-24 08:51:1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上海金融報 作者:周軒千 |
在金市“三連陽”并一度觸及三個月高點之后,國際金價在昨日亞市早盤下跌約0.1%至1773.89美元一線。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希臘最終獲得第二輪救援,但惠譽還是下調其主權債務評級,這使金價后市面臨考驗。歐元區和中國的經濟數據不佳,加大了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的可能性,這對金價仍是支撐。 數據顯示,2月份歐元區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降至49.7,低于預期的升至50.8。一般來說,金價受益于寬松的貨幣政策,因為一方面充裕的流動性壓低了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另一方面大量貨幣的發行推高了通脹水平,加大了黃金這一傳統抗通脹資產的吸引力。 “只要央行釋放流動性或給出將要釋放流動性的暗示,金價就不乏機會。”新加坡的一位交易員預計,中國央行還會采取進一步的寬松措施。 投資咨詢機構TrilandMetals表示,在希臘第二輪救助計劃敲定之后,市場風險情緒總體向好,引發黃金的買盤興趣。除此之外,疲弱的美元和大宗商品的普遍強勢,也是支持金價的因素。 然而,投資咨詢機構A.L.WatersCapital指出,對希臘達成債務協議的樂觀情緒很快消散,交易員正評估希臘與歐元區的長期前景。該機構稱,希臘唯一的選擇是退出歐元區,屆時,金價短期內可能會因美元走強而承壓。 光大證券(601788,股吧)分析師汪前明認為,金價近期主要受到美國經濟、歐債危機和地緣政治三股力量的影響,美國經濟走強利好金價,歐債危機出現反復則利空金價。若美國經濟走強,將推高油價,利好金價,并緩解歐債危機,也利好金價;若歐債危機出現反復,則將引發通縮預期,利空金價,同時,美元將被動走強,同樣利空金價。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央行可能已經在去年第四季度增持黃金儲備。該協會稱,很難解釋中國黃金進口量與該協會估計的中國國內消費者需求量之間產生的巨大差異。 “中國坐擁巨額外匯儲備,但中國央行并不是購買黃金的主力軍,因為中國并沒有大量出售美元或歐元資產,而且,假如中國央行大量購買黃金,必然會導致金價劇烈波動。”仟家信分析師金晶表示,“中國機構投資者也不可能是造成黃金進口激增的主要因素。數據顯示,國內金礦企業的供給能滿足機構投資者對黃金資產的需求。” 金晶進而指出,居民購買力才是中國黃金進口量大增的主因。“如今在資產配置中,加入購買黃金的家庭比比皆是,越來越方便的渠道是居民大量增持黃金的關鍵所在。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家庭購買黃金這種防御型資產的原因無非有兩個:一是擔心通脹;二是中國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