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黃金市場將繼續聚焦中國 |
眾所周知,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實物黃金市場,上海黃金交易所及上海期貨交易所也確立了自己的區域領導以及全球黃金交易系統中主要參與者的牢固地位。市場上充斥著中國官方可能購買黃金的言論。那么,黃金市場以中國為中心的現象會否一直繼續下去?對此,4月15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作出了肯定回答,稱中國黃金市場的發展是穩固、持續和長期的。即使偶有挫折,中國龐大的人口和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以及更重要的其根深蒂固的黃金文化,將確保在未來許多年里黃金市場繼續聚焦中國。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個人領域每年對黃金的需求將從目前的1132公噸提升至1350公噸甚至更多。 這份題為《中國黃金市場:進展與前景》的報告是世界黃金協會委托貴金屬見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PMI)進行調研后所作,旨在對中期內(2014-2017年)中國黃金需求進行展望。報告檢視了自上世紀90年代后期市場放開以來,驅動中國成長為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及消費國的各項因素。報告也強調了在需求增長已如此迅猛而經濟在短期內暫時放緩的大背景下,未來四年市場仍將繼續擴張的緣由。 “繼中國黃金市場于上世紀90年代后期放開后,政府隨后于2004年允許本地商業銀行提供各類金條產品。自此,我們看到了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對黃金需求的驚人增長。自古以來,黃金文化根植于中華文明,得益于富裕消費者群體的增長與來自政府的支持,未來黃金市場仍頗具巨幅增長空間。全球黃金生態體系中心已然位于中國。”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如是表示。 根據上述報告,繼2013年黃金需求創下歷史新高并成為全球最大黃金市場之后,中國2014年的需求將有可能出現盤整,而在之后的幾年將有望出現持續增長。“2013年價格突然下跌意味著中國一些消費者已在2013年大量購買珠寶和金條,這可能會限制2014年的需求增長。交易的擴張也可能放緩,特別是在額外的制造能力方面。然而,較低的國內金價應該能夠支持消費者的購買,特別是24克拉珠寶。”報告如是說。 報告預計,受中產階層迅速崛起、國民實際收入不斷增加、私人儲蓄龐大以及城鎮化快速發展等因素推動,中期內中國實物黃金需求很可能會進一步增長。 根據這份報告,未來六年,中國新增中產階層人口將達2億,增幅超過60%,而中產階層人口總數將達到5億。這些擁有更多可支配收入但面臨有限投資選擇的中產階層,將會繼續保持對黃金投資的需求。同時,中國巨大的私人儲蓄使消費者有能力增加黃金購買。調研發現,在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