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礦業罷工僵局為何難破? |
南非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受益于采礦業蓬勃發展及其經營與管理完備的市場,其經濟在過去近20年里高速發展,不過近期他們的礦業似乎遇到了一些問題。 南非屬中等收入國家,但貧富懸殊。勞資矛盾成為南非社會所面臨的嚴重問題,這一點在南非的采礦業上反應的尤其明顯。 接二連三的罷工多次升級為暴亂,造成嚴重的社會動蕩。 2012年8月,世界第三大鉑族金屬生產商隆明公司在南非西北省的礦區發生罷工事件,工人要求將工資從目前的5000蘭特漲至1.25萬蘭特,罷工引發的暴亂導致至少45人死亡。 而在今年5月,罷工事件導致兩天之內共造成4人死亡,另有6名礦工被刺傷。去年南非一礦場發生沖突,50多人被殺。 這次罷工共有7萬工人參與,持續時間之長為南非歷史之最。本周一談判破裂后,新上任的南非礦業部長Ngoako Ramatlhodi稱他可能退出談判。全球80%的鉑供應量和約三分之一鈀供應量來自南非。鉑和鈀經常在同一地點被發現和開采。 南非當局對于經濟出現滯漲和不斷加劇的社會貧富差距未能出臺有效的政策,本次大選,現任總統獲得連任并非得到人民的“信任票”,相比對手而言,國大的根基更為牢固。 時至今日,新一屆的南非政府依然對罷工束手無策。 南非礦業部長Ngoako Ramatlhodi周二(6月10日)表示,希望撤出薪資談判可以對鉑金廠商和AMCU工會解決罷工“施加壓力”,罷工已經產生將南非拉入經濟衰退的威脅。 Ngoako Ramatlhodi周一退出了其作為罷工談判調停人的身份,使得談判陷入僵局。不過其周二表示,談判雙方在“秉持善意”的情況下繼續談判。 問題的結癥在哪里?目前盡管資方在薪資待遇上不斷讓步,多數情況下均采取漲薪來滿足礦工的要求,但仍改變不了礦工處于社會最底層的現狀,同時,漲薪之后對公司的盈利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罷工之后多少會對公司的運營情況有所影響,這使得讓不少礦業公司處境非常窘迫,裁員成了家常便飯。 這無疑讓本來失業率高企的南非社會更加浮躁,反過來刺激著罷工運動的持續,因為礦工之所以罷工是為了爭取更好的待遇而非丟掉工作。 如何擺脫這惡性循環?這無疑將考驗南非政府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