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進口新政將出手 |
國冶金行業‘十二五’規劃中針對鋼鐵業的監管當中。”在近日召開的青島國際鐵礦石研討會上,原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侯世國透露稱,工信部對鐵礦石進口的監管政策目前已修訂完畢,并移交給工信部原材料司鋼鐵處負責監督執行。 雖然鐵礦石談判屬于商業行為,聯合金屬網原料部總經理夏傳罡告訴記者稱,工信部作為工業主管部門,完善和重申鐵礦石進出口資質及準入相關政策天經地義。“這不是鐵礦石談判,這是國家約束進口鐵礦石行業,規避進口渠道導致的資源供應風險。” 有媒體采訪工信部原材料司鋼鐵處處長張德琛,他表示鋼鐵處從2010年開始就策動對鐵礦石進口的監管,已初步敲定未來對中國進口鐵礦石調控的幾大手段。張德琛建議建立中國鐵礦石指數作為中國未來鐵礦石談判定價的基準。 印度“解禁”難有實質性影響 印度當地媒體4月6日報道稱,印度最高法院日前已經允許卡納塔克邦4月20日起恢復鐵礦石出口。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卡納塔克邦在2010年7月底曾宣布禁止該邦10個港口出口鐵礦石,并隨后禁止為出口發放鐵礦石運輸許可。為抑制鐵礦石出口,印度政府曾宣布對該國粉礦和塊礦出口關稅統一上調至20%,以求保護國內鐵礦石資源。 “中國進口礦石已逐漸多元化,而三大礦商仍趨于主導地位,印度礦進口量的有限增加可能有助于減輕國際鐵礦石價格上漲壓力,但很難說能對中國鋼廠目前的被動局面有什么改變。”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