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冠全球 2015年鐵礦石價格戰正式打響!

        中國證券報 15-01-23 09:16:42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由于中國鋼材需求跟不上鐵礦石供應增速,2014年,鐵礦石“熊”冠大宗商品市場。當年年底最后幾個交易日,大連鐵礦石期貨走出短暫的反彈行情,一度讓人看到礦價回升的希望,不過僅僅數日又回歸跌勢。截至1月22日,大連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報收487元/噸。

          接受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2015年是行業繼續洗牌的一年,在主流礦山繼續排擠中小礦山的過程中,全球鐵礦石供應過剩格局難以逆轉,可能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進而正式打響礦價打壓戰,但若中國經濟如能保持穩定增長,其價格支撐作用仍然較強。

          反彈“曇花一現”

          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月22日,62%澳洲PB粉價格在495.56元/噸,較年初價格下跌了2.41%。而62%普指在21日價格為66美元/噸,較年初下跌了8.01%,再次創下歷史新低。

          “繼2015年元旦期間小幅補庫需求導致的價格小漲之后,鐵礦石再次步入下行通道,新一輪跌勢已展開。”生意社分析師何杭生表示,當前鐵礦石市場供大于求局面仍然延續,且買方市場為主導,礦價后市仍舊會下跌。

          2014年第一天普氏指數是134.5美元/噸,2014年年底已經跌至70美元/噸附近,下跌幅度接近50%,這個幅度在年初即使是最悲觀的行業人士也難以預料。

          供應過剩局面未改

          從供應層面來看,數據顯示,2014年12月我國鐵礦石進口創下次新高水平的8685萬噸,而全年進口9.33億噸,同比增長13.74%,創下歷史新高。業內人士表示,在進口供應方面壓力較大,對礦價形成利空。

          國泰君安期貨高級分析師劉秋平表示,2015年是行業繼續洗牌的一年,中小礦石貿易商將逐漸退出市場,國內中小礦山還很難有大幅復產的機會,國外非主流礦的退出會持續,而與此同時,國外主流礦山的擴產步伐仍會有條不紊地進行。最終行業調整結果是,整體產能釋放出現分化:主流礦產能可能如預期增加;而非主流礦和國內中小礦山的潛在產能會超預期下降,整體產能釋放的絕對值仍較大,但隨著價格的下跌,產能過剩的程度會逐漸低于市場預期。

          不過也有利好的一面。根據機構監測,2014年12月26日,全國41個港口的庫存量仍有1億噸水平,但在今年1月16日庫存水平已經降至9891萬噸,雖然仍處高位水平,但由于鋼廠利潤的回升,導致開工率較高(2014年12月中旬以來至今均保持在90%以上水平),對礦石的消耗亦大,所以預期后市港口庫存會進一步下滑,對礦價形成利好。

          后市仍看“中國因素”

          中國是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也是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

          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就外界對中國經濟下行的擔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堅定地回應稱,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而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大宗商品市場,“中國因素”都起著重要作用。

          “今年礦價的下跌主要由于年初整個市場對于礦石潛在產能釋放的預期不斷加強所致,最終實際產量都被消化了,全年看終端需求并沒有市場想象的那么差,畢竟礦石供給量在增加,庫存上升幅度不大,多出的礦石實實在在被消化掉了。”劉秋平認為。

          對此,何杭生表示,在目前國內鋼鐵行業需求增長緩慢、產量增速減弱的背景下,以及國內外礦山均在縮減成本應對礦價下跌的策略下,多數高成本礦山會逐漸被淘汰,那么礦價打壓戰會在2015年正式打響,而鐵礦石市場亦從賣方市場正式轉變成了買方市場。

          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則認為,2015年全球除中國以外的國家粗鋼和生鐵產量將基本維持在2014年的水平難以增長,四大礦新增產量將主要在我國市場消化,而國內鋼鐵產量也基本已經達到最高水平,需求難有上升的空間。

          他預計,2015年進口鐵礦石價格的運行區間將降至60-90美元/噸(CIF,即到岸價),全年平均價格在75美元/噸(CIF),國產礦產量將回落6%左右。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