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金條受熱捧 黃金消費去年緣何猛增三成 |
發布日期:12-02-21 08:45:2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
中國黃金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黃金消費量761.05噸,比上年增加189.54噸,同比增長33.2%。國內黃金消費為何近年來持續走熱,今年黃金消費又將呈現何種走勢,消費者又該如何理性消費黃金呢?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金條消費增長50.7% 近年來,國內黃金消費的熱潮不斷高漲,每逢節假日,眾多商場中總是涌動著買金的人群,熱鬧非凡。來自四川的李女士,孩子出生兩年來,每年都會定期購買一些黃金掛墜以祈福保平安。“我想,錢存銀行也是閑著,保不齊還會貶值,每年買點金,既有紀念價值,還能保值升值,所以已經養成了定期買金的習慣。”李女士說。 中國黃金協會秘書長張炳南對本報記者說,2010年是全球央行買賣黃金的拐點,從那時起,全球央行由20年來黃金的凈賣出方變為了凈買入方,到了去年,全球央行黃金的凈買入量是2010年的6倍。正是全球央行對黃金的態度,深刻影響了民眾對黃金的態度,投資熱情不斷高漲。 在火爆的2011年,根據中國黃金協會的統計,當年的黃金消費中,黃金首飾456.66噸,同比增長27.9%;金條213.85噸,同比增長50.7%;金幣20.80噸,同比增長25.2%;工業用金53.22噸,同比增長12.3%;其他用金16.52噸,同比增長93.9%。 黃金消費的熱潮一直延續到了今年,據北京市商務委發布的信息顯示,在今年春節7天長假期間,僅北京菜市口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和國華商場兩家的黃金銷售額就接近6億元,同比增長了49.7%。春節假期后,購買黃金飾品、擺件、紀念品等各類黃金消費產品的消費者仍然絡繹不絕。卡通龍形掛件、龍年生肖鏤空吊墜、龍年生肖擺件都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 五大原因助推黃金消費 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銀行存款利率遠低于通貨膨脹率,樓市、股市等投資渠道均表現不佳,房價受到宏觀調控和各種行政限購措施的影響,現在已行至下跌的臨界點,而且還存在資金門檻高、交易費用高、交易手續繁瑣、價格不透明、難以套現等諸多缺陷,投資難度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盯在了黃金消費上。 張炳南把去年黃金消費量猛增三成的原因歸結為5條:一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百姓的投資能力不斷提高;二是其他投資品種出現了問題,股市、樓市投資都表現不佳;三是這幾年全世界對黃金規避風險、平衡資產功能的認識不斷加深,對投資黃金的認可度提高;四是牛市效應吸引了更多人投資黃金;五是中國黃金創意、加工、零售產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已經形成了深圳市羅湖區內銷加工企業集群和廣州市番禺區外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