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短期難言終結 金價大跌或為良機 |
發布日期:13-07-26 15:45: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和訊黃金 作者: |
聯儲已經開始探討放緩量化寬松的步伐,但我們認為,在2013年剩余時間內,退出量化寬松政策仍將停留在計劃層面,而不會付諸實踐。畢竟,美國的經濟看起來還沒有強勁到“逃逸速度”的水平,通貨膨脹迄今仍維持在相當溫和的水平。 在財政方面,反對緊縮的聲音日益增強。部分學者已發起一場學術性(或許也是政治性)運動,質疑哈佛教授卡門-萊因哈特 (Carmen Reinhart)和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Rogoff)影響深遠的研究結論。這兩位教授的結論是:政府債務規模超過 GDP總量的90%,將導致經濟實質性放緩(有人發現他們的數據存在錯誤,同時在數據加總的方式上也存在爭議)。我們相信,反緊縮愈將勢強,另外,對很多國家的政府而言,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將債務貨幣化,以支持財政赤字開支。這種情況很可能會維持下去,直到一段時間之后通脹重新抬頭。 金價暴跌令人困惑 在債務貨幣化和赤字開支的背景下,黃金價格4月中旬遭遇30年來最大的兩日暴跌(累計跌幅為14.9%),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黃金空頭(Gold bears)聲稱,這是因為許多投資者終于意識到,在經濟健康增長、美聯儲將縮減其大規模量化寬松計劃之際,他們持有的黃金不過是一種無用的金屬。黃金擁躉(Gold bugs)則指責市場被操縱,他們的理由是,在2013年4月12日前市交易的幾個小時內,流動性較低的期貨市場出現了高達400噸(約為全球年產量的15%)的賣空,從而引發了金價暴跌。 雖然“紙黃金”(ETF、黃金期貨等)遭到拋售,但隨著散戶投資者逢低買進,實物黃金的需求卻急劇攀升。從北京到迪拜,買家在金店門口排隊等候,許多珠寶首飾店庫存告罄。0.1盎司的美國鷹揚金幣銷售一空,這讓美國鑄幣廠也見識了實物黃金的強勁需求。 因為在現代經濟中黃金的實際用途不大,因此一些投資者不屑地將黃金視為“蠻荒時代的遺物”。畢竟,黃金既不是生產性資產又不能帶來收入,同時也很難對其公允價值進行評估。但是,反方觀點認為,黃金雖然不是生產性資產,但是數千年來,它在諸多文化中扮演著保護性資產的角色。黃金作為一種保值工具和貨幣標準已有很長的歷史,而現代的法定貨幣在其問世的短短數十年間,已經引發了多次金融危機。考慮到與其他金融資產之間的聯動性較低,黃金可以當作投資組合中一項潛在的風險對沖資產。黃金還可被作為投資者對社會政治、金融和經濟體系的“不信任票”。投資者持有黃金的意愿,與對當局(政治階層、中央銀行等)管理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