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否認”掃貨黃金 去年官方儲備維持1054噸 |
盡管中國央行公開宣布官方黃金儲備仍為1054噸,但在去年金價大跌的環境中,中國大媽可謂名揚四方,而事實上,中國民間近幾年對黃金的吸收早已引發了“黃金從西方流向東方”的討論。 在央行公布黃金儲備的同時,中國黃金協會也在昨日發布數據稱2013年中國黃金產量達到428.163噸,較2012年增長6.23%,再創歷史新高。 歷史最高產量使得中國連續7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產金國,而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亞2013年黃金產量僅為259噸,差距顯著。 中國的黃金產量卻遠不能滿足中國的黃金消費量,中國黃金協會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黃金消費量首次突破1000噸,達到1176.40噸,同比增長41.36%。產銷缺口竟然高達748.237噸。 此外,香港統計處此前公開的數據顯示,2013年香港對中國大陸黃金進口量達到1108.8噸,較2012年增長了33%,創下歷史新高。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再加上中國自己生產的400多噸黃金,以及部分舊金回收和提純帶來的供給,整個2013年中國黃金市場的消費量預計有望逼近2000噸。這么大的消費量難道真是中國大媽的杰作嗎?似乎這也是很多民間人士猜測央行秘密增持黃金的有力“證據”之一。 2013年的黃金熱一直延續到今年。全球最大的上市珠寶連鎖店周大福上周表示,從1月17日至2月3日中國春節期間,周大福在內地、香港、澳門的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5%。另據彭博社報道,瑞銀預計,2014年,中國的大眾珠寶首飾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 如果中國的黃金需求保持持續增長,那么長期來看將對此輪黃金下跌起到支撐作用,至少有助于減少黃金價格下跌幅度。 事實上,2014年伊始,國際現貨黃金呈現緩慢的漲勢。截至2月7日,今年來,國際現貨金價累計漲幅達5.11%,相比去年黃金價格大幅下跌28.04%,這波緩慢的漲勢,為投資者所樂見。 |